五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
海通國際重磅猜想:小米并購蔚來!
2025年01月21日關于海通國際重磅猜想:小米并購蔚來!的最新消息:北京1月18日,券商海通國際一份在14日發布的2025五大猜想的報告流出,“五大猜想”最后一條猜想是小米并購蔚來。這是蔚來被并購的話題,第一次在行業被嚴肅提
北京1月18日,券商海通國際一份在14日發布的2025五大猜想的報告流出,“五大猜想”最后一條猜想是小米并購蔚來。
這是蔚來被并購的話題,第一次在行業被嚴肅提出。
雖然海通國際在該“五大猜想”標注是基于對技術、經營,以及競爭的認識和分析,給出僅供思路方向的建議,而并非基于充分證據以及信息做出的預測。
海通國際表示,小米并購蔚來后,蔚來換電使用范圍得以擴大,甚至在專利保護下開放給其他車企。
目前,根據報道,小米和蔚來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海通國際還預測,理想、TSLA、小米確立在中國智駕的領先地位。
關于中國智駕市場,海通國際似乎忽視了華為的存在。
回到海通國際高喊小米并購蔚來,這標志著蔚來在2025年的命運會成為行業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根據蔚來的財報顯示,其每個季度虧損59億人民幣左右的情況持續了7個季度,現金流緊張是蔚來現在必須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在營收層面,蔚來寄予厚望的第二品牌樂道,并沒有在銷量上展示出超出市場預期的表現,蔚來將原因歸于產能不足。從目前的各方面情況來看,似乎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確實,在中國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工業克蘇魯面前,產能不足的情況就不應該存在。只有刻意的控制引導才會導致產能不足,例如小米汽車。
只要愿意,在訂單預期充足的前提下,爆產能是相當容易的。
至于在NIO DAY 2024發布的ET9和第三品牌螢火蟲的首款產品,也并不被認為能帶來銷量的大提升。
當蔚來被公開討論并購,這意味著蔚來到了新的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李斌走到了和2019年面臨一樣的情況。
但,蔚來這一次要面臨的情況復雜得多。一方面在于蔚來消耗了千億資金仍舊看不到銷量增長的希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完全不同了。
更為重要的是,李斌在2019年后的歷次融資中,其持有的蔚來的股票和投票權也不斷減少。在消耗千億資金后,新的資金要進來,也有可能會深入研究一個問題----李斌適不適合繼續領導蔚來。
如同曾經的地產優等生萬科,今年頻頻被公開討論面臨退市的可能性。在前兩天被媒體報道祝九勝被公安機關帶走,導致祝九勝凌晨發朋友圈“辟謠”。
但,這僅僅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一旦蔚來再一次引入資本,甚至如海通國際預測的被并購,小米并購蔚來,那么,李斌大概率就要淡出了。
海通國際的五大猜想,有且僅有小米并購蔚來是關于國內市場的猜想,其他四個中的兩個是美國市場的猜想,分別是社交領域的X并購Tik-Tok和Truth后完成重新上市,以及半導體領域的Intel分析fabless賣給QCOM、fab與TSMC在美國JV成立ASMC。
2025年,無論是世界還是行業,都會繼續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
原文標題:海通國際重磅猜想小米并購蔚來!
-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盤點2025-01-21
-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吉利有望加入頭部競賽圈2025-01-21
-
超27億元!全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情況公示2025-01-17
-
湖南:到2027年新增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力爭達到45%2025-01-17
-
年度盤點:新能源汽車加速狂奔2024-12-31
-
小米市值接近比亞迪,新能源市場再掀融資熱潮2024-12-30
-
小米與蔚小理結盟背后:車圈補能熱戰正酣,能源公司才是終極贏家2024-12-30
-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工信部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管理(附解讀)2024-12-27
-
保時捷又見裁員,是被新能源汽車逼的嗎?2024-12-27
-
小米首款增程SUV曝光!致敬理想L,劍指全球市場?2024-12-26
-
小米汽車馬上扭虧為盈,比亞迪偷著樂?2024-12-20
-
增程2.0時代:小米、小鵬入場,誰能領跑增程下半場2024-12-17
-
極越汽車風波背后:新能源汽車“大洗牌”時代開啟2024-12-17
-
下一個誰出局?2024:小米汽車進,極越汽車退2024-12-16
-
硬剛特斯拉,小米上演SU度YU激情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