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
吉利新能源轉型,只剩最后一關
2025年04月08日關于吉利新能源轉型,只剩最后一關的最新消息:銀河漸入佳境,極氪/領克仍需努力正文3月銷量數據一公布,吉利汽車再次成為車圈焦點。單月總銷量23.22萬輛,同比暴增54%,其中新能源車占比超51.6%,銀河品牌更是以9萬輛銷量、
銀河漸入佳境,極氪/領克仍需努力
正文
3月銷量數據一公布,吉利汽車再次成為車圈焦點。
單月總銷量23.22萬輛,同比暴增54%,其中新能源車占比超51.6%,銀河品牌更是以9萬輛銷量、290%的增速一騎絕塵。
這波增長并非偶然,2024年財報已埋下伏筆——全年營收同比增長34%至2402億元、凈利潤更是大漲213%至166億元,毛利率提升至15.9%,現金儲備創398億元新高。
用吉利CEO桂生悅的話說“新能源轉型已從投入期進入收獲期。”
2024年的吉利經歷了大刀闊斧的資源整合,全年交付了217.66萬臺新車,超額完成其200萬臺的年度銷量目標。
集團正在步入正軌,但也同樣面臨著高端化轉型的問題,極氪汽車2024年凈虧損57.91億元,仍未實現盈利。隨著極氪領克的整合,吉利新能源高端化再起征程。
錨定競品的銀河
吉利汽車2024年217.66萬臺的銷量中,三大品牌的新能源累計銷量88.82萬臺,其中,吉利銀河售出49.44萬臺、極氪22.21萬臺,領克新能源16.8萬臺。
吉利銀河在今年3月份正式升級為品牌,是吉利集團新能源車的銷量支撐。
整合幾何系列后,銀河品牌在去年能夠取得49萬銷量、同比增長80%的好成績,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吉利采取了貼身肉搏的戰術。
作為老牌車企,吉利在技術、供應鏈等方面一直有著不錯的實力,但唯一缺的就是爆款車型。
去年的吉利干脆直接瞄準比亞迪的爆款車型,推出了至少三款價格更低一點、產品力更高一點的車型。
比如銀河E5瞄準的是比亞迪元,起售價低了1萬,續航給到了440km/530km,比元的430km/510km多那么一點點。
星愿以“海鷗價格+海豚空間”為賣點,直接沖擊比亞迪的細分市場護城河。
最新的星艦7精準對標宋家族,起售價低1萬,軸距加長43mm。搭載吉利最新的EM-i混動系統,虧電油耗只有3.75L。
這三款新品投放市場,上市即上量,上市即爆款,截至今年2月,吉利銀河E5和吉利星愿已經雙雙突破10萬輛銷量大關,吉利銀河星艦7EM-i銷量突破5萬輛。
吉利也表示,這三款車“大大改善了新能源車型的盈利表現。”
而今年銀河再接再厲,計劃推出5款新車,劍指百萬銷量。預計第四季度,吉利銀河還將面向C端用戶推出第五代可醇、可電、可油的超醇電混產品。
高端戰場“雙子星”整合
相比之下,在高端化這個戰場上,吉利的進攻就不那么一帆風順了。
承載著集團高端化期望的極氪與領克,在2024年底兩者合并為“極氪科技集團”,目標是兩年內沖擊百萬年銷。
但極氪還在虧損中。
財報顯示,極氪去年收入759.13 億元,同比增長46.9%,其中汽車收入為553.15億元,同比增長63.1%;全年整體虧損57.91億元,同比下降29.9%。
銷量增長是營收上升、虧損收窄的主要原因。
2024年極氪共交付22.21萬臺新車,同比上漲87.2%,并且得益于極氪7X的上市即交付,其2024年四季度交付量創下7.93萬臺的交付新高。
好消息是在香港會計準則下,剔除股份支付影響,極氪品牌2024全年盈利2.14億元,有望成為港股最快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但或是受到市場激烈競爭與節后消費疲軟影響,極氪今年1-3月累計售出4.14萬臺新車,25%的同比增長表現不及大部分主流新勢力,甚至1月份出現了4.7%的同比下滑。
小鵬、零跑、小米等品牌通過高性價比或智能化標簽搶占市場,而極氪高端車型(如極氪009、極氪9X)受限于價格帶,受眾相對狹窄。
不過需補充的是,極氪在高端市場的品牌定位和60多個國際市場的全球化布局仍是其差異化優勢。隨著二季度新車極氪007 GT、領克900等密集上市,其銷量或迎來反彈。
對極氪來說,品牌還需要往外拓展。
這時與領克合并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在海外,領克2024年總出運量累計超8萬輛,吉利稱其已連續三年位列歐洲市場單車價格4萬歐元以上中國品牌第一,其單車均價20萬元已超越大眾、豐田等主流合資品牌。可以說領克海外已經建立一定品牌認知度。極氪可以借助領克快速拓展海外銷售渠道。
并且吉利為極氪科技集團制定了2025年全球化目標,兩者在歐洲之外的新興市場成立統一銷售公司,并計劃在海外累計落成超200家門店。
而國內,據安聰慧披露,兩個品牌將在一、二線城市保持獨立的銷售渠道,但在三、四、五線城市,領克和極氪可以共享渠道并展示協同效應,將極氪科技集團進行拓展。
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極氪的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同比上升27.6%至28.17億元,環比上升23.8%,極氪表示主要原因是國內外擴大線下銷售渠道以及推出新車型。
新車方面,今年極氪與領克分別新增3款及2款車型。其中,極氪007GT第二季度推出,超級電混的極氪9X及中大型SUV將分別于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推出;領克第二季度推出領克900,首搭英偉達Thor芯片配合全棧自研浩瀚智駕;下半年還將推出插混中大型轎車。
極氪領克整合的另一大顯著收益是協同效應、降低成本。除了上述研發投入可降低10%-20%,據官方預計,聯合采購將使BOM成本將降低5%-8%,產能利用率提升3%-5%,職能支持部門組織優化將降低費用10%-20%。
2024年汽車業的主旋律是卷、是價格戰,背后比拼的是成本控制能力。而這些“真金白銀”的成本優化,也支撐了吉利應對價格戰的底氣。極氪2024年的汽車毛利率逆勢提升了0.6個百分點至15.6%。
吉利也許正在跑通一條“既要成本競爭力,又要高端產品力”的稀缺模式。
如何突圍高端化?
汽車市場是短期戰役不斷,但是產業縱深和戰線又以百年為計的長線賽場。
吉利的高端化之路依然面臨著“三座大山”。
首先是技術投入與市場需求的平衡難題。盡管吉利在新能源技術上投入巨大(如自研GEA架構等),但部分車型的市場反饋未達預期。例如,極氪早期推出的部分車型因續航和智能化體驗的爭議,導致銷量波動。此外,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核心焦慮,如充電網絡覆蓋、售后維護成本等問題仍是吉利需要長期攻克的課題。
其次是高端市場競爭激烈。在30萬元以上市場,吉利不僅要面對特斯拉、比亞迪的擠壓,還要應對華為問界、理想等新勢力的沖擊。例如,華為問界M9在50萬元以上市場已占據銷量榜首,而極氪的豪華車型,如極氪009仍需通過超快充技術等差異化鞏固地位。
吉利過去以中低端燃油車為主,盡管通過極氪、領克重塑高端形象,但部分消費者仍存在“吉利=平價”的固有認知。例如,領克燃油車起家時單車均價僅10萬元,即便轉型新能源后均價提升至20萬元,仍需與BBA等傳統豪華品牌爭奪用戶心智。
品牌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別看同為自主品牌的比亞迪、奇瑞的銷量比吉利還猛,但說到高端化,這三家其實都挺頭疼的。甚至還得靠著中低線產品賺的錢哺育還在發育的高端線,想跟BBA那樣一臺車賺高利潤仍有差距。
目前吉利通過極氪和領克的雙品牌策略,已在高端新能源市場撕開突破口,但技術迭代速度、消費者信任構建、全球化風險仍是長期挑戰。若能在智能化普及和本地化生產上持續發力,吉利或能改寫中國車企“高端化難”的行業困局。
原文標題:吉利新能源轉型,只剩最后一關 | 電動勢
-
新能源市場銷冠守擂難,誰是下一個零跑?2025-04-08
-
200萬輛出海征程背后,中國新能源車企從“產品輸出”到“生態共建”2025-04-03
-
《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修服務能力技術標準》7月1日實施2025-04-02
-
定安:購買新能源汽車每輛最高獎勵5000元2025-04-01
-
多項政策利好新能源車持續發展——3月政策洞察2025-03-31
-
多項政策利好新能源車持續發展——3月政策洞察2025-03-31
-
新能源汽車進入“四電”時代:比亞迪云輦-Z技術分析2025-03-31
-
虧損、保費高,新能源車險難題待解2025-03-31
-
62.8萬元起,仰望U7將新能源汽車帶入“四電時代”2025-03-31
-
新能源車的鄙視鏈,你在哪個鏈?2025-03-31
-
吉利史上最強財報:含金量還在上升!2025-03-27
-
四川省印發《四川省新能源中重型商用車推廣應用若干措施(2024-2027年)》2025-03-27
-
財政部: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繼續推廣新能源汽車2025-03-25
-
每輛補貼提高至12萬元!江蘇新能源城市公交車“以舊換新”補貼來啦2025-03-25
-
北京新增新能源貨車晝運通行場景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