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首頁 > 環保節能

福建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規則

來源:環保節能網
時間:2024-08-08 10:00:29
熱度:

福建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規則福建省生態環境廳7月26日印發《福建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規則》,以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推進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精細化,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優化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7月26日印發《福建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規則》,以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推進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精細化,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優化營商環境。詳情如下:

福建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規則

第一條為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推進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精細化,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福建省行政執法條例》《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等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全省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行使普通程序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

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在本基準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轄區內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第三條 全省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遵循合法、合理、過罰相當、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堅持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執法相統一、相促進。

(一)合法原則。行使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必須于法于規有據,應當在法律、法規、規章確定的裁量條件、種類、范圍、幅度內,不得超越法定要求。

(二)合理原則。行使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符合立法目的,充分考慮、全面衡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執法對象情況、危害后果、主觀過錯等相關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

(三)過罰相當原則。行使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處罰種類和幅度應當與當事人違法過錯程度相適應,與環境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該寬則寬、該嚴則嚴,避免失衡。

(四)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行使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應當向社會公開裁量標準,向當事人告知裁量所基于的事實、理由、依據等內容;應當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公平、公正實施處罰,對事實、性質、情節、后果相同或者相似的情況,處理結果應當基本一致。

第四條 本規定采用綜合裁量模式,從多項裁量因素綜合評價違法行為情節輕重,并給予過罰相當的處罰。

綜合裁量模式是指結合生態環境行政管理實際和違法行為特點,對違法行為設定若干項裁量因素,將每項裁量因素由輕到重劃分多個裁量因子并賦予相應裁量等級數值,根據調查情況對應具體違法行為在各項裁量因素上的表現,確定其單項裁量等級數值,再帶入裁量公式進行計算,進而確定處罰金額的模式。

第五條裁量因素是指本裁量規則和裁量基準中明確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實施處罰裁量時基于滿足立法目的而應當考慮的,關系到違法行為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違法行為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社會影響;

(二)當事人的主觀過錯程度;

(三)違法行為的具體方式或者手段;

(四)違法行為持續的時間;

(五)違法行為危害的具體對象;

(六)當事人配合調查情況;

(七)當事人是初次違法還是再次違法;

(八)當事人采取的改正措施及效果;

(九)其他可用于評判違法行為情節輕重的因素。

第六條違法行為裁量基準表是載明違法行為的各項裁量因素及其階次劃分、具體數值的表格,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的重要依據。

違法行為裁量基準表包括以下類型:

(一)違法行為共性裁量基準表。對生態環境法律法規規章中實施的所有罰則中,違法行為輕微到嚴重程度,設定必查的裁量基準因素。

(二)違法行為個性裁量基準表。對生態環境法律法規規章中實施頻次較高的罰則中,違法行為輕微到嚴重程度,設定必查的裁量基準因素。

(三)違法行為修正裁量基準表。對生態環境法律法規規章中實施的所有罰則中,違法行為可予從輕或者從重的情形,設定可查的裁量基準因素。

第七條本規定根據違法行為構成要素和違法情節設定共性、個性和修正裁量因子,并確定各項裁量因子的數值,采用二維疊加函數計算法帶入公式計算。

(一)綜合考慮違法行為情節、后果的嚴重程度和違法主體特點,確定共性基準、個性基準、修正基準因子的數值。共性、個性基準因子數值中,1代表輕微,2代表一般,3代表較重,4代表嚴重,5代表特別嚴重;修正基準因子數值-2—2 代表可予減輕或者加重的不同情形。共性基準為所有違法行為均應適用的裁量因素,修正基準因子根據具體違法行為選擇適用。

(二)對相關項的共性基準與個性基準,疊加出總共性基準與總個性基準的數值;將總共性基準與總個性基準代入二元模型函數,計算出行為等級的數值;通過行為等級數值,計算得出與違法行為情節、后果相匹配的處罰金額。

(三)根據修正基準數值,對處罰金額在限定范圍內進行修正,得出最終處罰金額。修正后的裁量處罰金額不得超出法定的裁量范圍。

第八條 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生態環境危害后果的,應當不予行政處罰;對初次違法且生態環境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應當不予行政處罰。

第九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或者誘騙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

(三)主動供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尚未掌握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

(四)配合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當事人已對受損生態環境進行了修復或者對無法修復的進行了替代修復或賠償,履行了全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修復效果評估報告等相關文件作為從輕減輕處罰的認定依據),以及當事人正在履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且確保修復和賠償義務可履行到位的(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繳納履約保證金憑證等相關文件作為從輕減輕處罰的認定依據),可以作為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

對符合規定的從輕處罰,應當在裁量基準明確的擬處罰金額基礎上減少一定的罰款金額,減少的罰款數額一般不超法定罰款幅度(即法定最高罰款數額與法定最低罰款數額之差,下同)的20%,且減少后的最終罰款金額不得低于法定最低罰款數額。

對符合規定的減輕處罰,減少后的最終罰款金額應當在法定最低罰款數額以下確定,且相比法定最低罰款數額減去的金額一般不超過法定最低罰款數額的20%。

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從重處罰:

(一)污染天氣預警期間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二)在案件查處中對執法人員進行威脅、辱罵、毆打、恐嚇或者打擊報復,或者對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三)偽造、變造證據材料,或者隱匿、銷毀違法證據的;

(四)環境違法行為造成跨行政區域環境污染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從重處罰的。

對符合規定的從重處罰,應當在裁量基準明確的擬處罰金額基礎上增加一定罰款金額,增加的罰款金額一般不超過法定罰款幅度的20%,且增加后的最終罰款金額不得高于法定最高罰款數額。

第十一條罰款金額計算方式如下:

X=N+(M-N)×[(A-1)/4]×(1+B)

X:裁量處罰金額(X不得超過M,若超過的,取M)

M:法定處罰上限

N:法定處罰下限

A:裁量系數

B:修正系數

M和N若為倍數、百分比等不固定的數值,需要先行進行計算。計算得出的罰款金額含有小數位的,舍去小數位按元取整。若罰則未規定法定最低罰款數額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簡易程序最高罰款數額,作為法定最低罰款數額。

(一)裁量系數A

根據現場執法調查取證事實,選擇違法行為對應的裁量因素和裁量等級數值(數值從1到5,見違法行為共性裁量基準表和違法行為個性裁量基準表)計算裁量系數A。

A=50%ד違法行為后果”裁量等級數值+50%×其他裁量等級數值的平均數。

(二)修正系數B

修正因素包括:違法行為的改正態度、補救措施、配合調查情況、主觀過錯程度等,裁量等級數值從-2到2(見違法行為修正裁量基準表)。

B=[修正因子數值之和/(修正因子個數×2)]×10%×修正因子個數

在選擇違法行為對應的裁量因素和裁量等級數值時,若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能對應個性裁量基準表,則裁量系數A取個性裁量基準表及共性裁量基準表中相對應的裁量因素和裁量等級數值;若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無法對應個性裁量基準表,則裁量系數A取共性裁量基準表中相對應的裁量因素和裁量等級數值。

罰款金額高于一萬按“千”取整,低于一萬按“百”取

整(舍去不足一千或一百的部分)。

第十二條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發展水平、產業、規模及環境違法案件特點等實際情況,選擇調整裁量公式中污染后果及其他裁量等級數值平均數的比例(違法行為后果占比以50%為基準,下調或上調,選擇區間為40%~60%,對應其他裁量等級數值平均數占比上調或下調,選擇區間為60%~40%,調整后各裁量因素占比和為100%)。

第十三條全省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下列步驟實施處罰裁量:

(一)選擇裁量基準表。根據違法行為,選擇相應的共性、個性和修正裁量基準表。

(二)測算數值。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逐一確定其在各裁量因素上所屬裁量等級數值(若違法行為在某裁量因素上同時符合不同階次的,適用較重);將對應裁量因子通過裁量公式進行計算,獲得案件罰款金額。

(三)判定是否減輕、從輕、從重處罰及區域調整適用。根據第九、十條規定,判定案件是否減輕、從輕、從重處罰,并明確調整的擬罰款金額;根據第十二條規定和本地區區域調整適用的具體規則,明確案件是否屬于區域調整適用范圍及調整的罰款金額。

(四)提出處罰建議。根據案件總數值、調整的罰款金額和第十一條規定,提出建議處罰金額。

(五)作出處罰決定。以建議處罰金額為基礎,綜合違法行為具體情況,確定案件最終處罰金額。

第十四條省、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確保生態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并組織實施生態環境領域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清單,提高環境執法質量,發揮生態治理效能。

對已列入我省生態環境領域不予處罰、不予強制等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清單的違法行為,不予處罰、不予強制;對清單未作出規定,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不予處罰、不予強制情形的違法行為,同樣不予處罰、不予強制。

第十五條省、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法制定的裁量規則、基準、清單、標準,應當及時以政府網站或者其他方式對外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并在制發或者變更后30日內報同級司法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上級生態環境部門可以采取執法稽查、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卷評查等方式,對下級生態環境部門適用裁量基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本規定由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原2021年印發的《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關于調整<福建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規則和基準(試行)>的通知》同時廢止。

  1. (聚焦疫情防控)哄抬物價賣口罩遭罰 天津向價格違法行為亮劍
    2024-08-19
  2. 生態環境部: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環境質量安全 防止疫情次生災害
    2024-08-19
  3. 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如何做?生態環境部這樣要求
    2024-08-19
  4. 生態環境部:將疫情防治過程中產生的感染性醫療廢物實行分類分流管理
    2024-08-19
  5. 重慶市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方案(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稿)
    2024-08-07
  6. 生態環境部: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造紙和紙制品業(征求意見稿)
    2024-08-07
  7. 生態環境部: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石化工業(修訂征求意見稿)
    2024-08-07
  8.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態環境信息分類與代碼》征求意見
    2024-08-05
  9. 生態環境部公布第十七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領域)
    2024-08-02
  10.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關于任免李召喜等同志職務職級的通知
    2024-08-02
  11.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答復關于商請進一步明確VOCs源頭替代項目減排量核算方法有關事項
    2024-08-02
  12. 關于創新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投融資機制推進美麗福州建設的若干措施
    2024-08-01
  13. 《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2024-08-01
  14.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湖北省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
    2024-07-26
  15.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切實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