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的
營收下滑 虧損擴大 鋼鐵企業還有錢搞環保嗎?
2024年09月21日關于營收下滑 虧損擴大 鋼鐵企業還有錢搞環保嗎?的最新消息:自2019年全面推進實施超低排放后,鋼鐵行業一直都是工業煙氣治理的主戰場,到2024年7月,全國43%的粗鋼產能已完成全流程改造,39%的產能完成重點環節改造,污染物排放量下降60
自2019年全面推進實施超低排放后,鋼鐵行業一直都是工業煙氣治理的主戰場,到2024年7月,全國43%的粗鋼產能已完成全流程改造,39%的產能完成重點環節改造,污染物排放量下降60%,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五年里,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高峰期結束,地產行業進入寒冬,鋼鐵行業也不免受到波及。在這一背景下,鋼鐵企業的環保工作該怎么搞,超低排放收官工作又能否順利進行呢?或許從各大鋼企的半年報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我們統計了部分已公布半年報,且營收在100億元以上的鋼鐵企業的營收和利潤情況,結果不說是慘不忍睹,也足以令見者流淚了。
23家企業中,實現盈利的不足一半,這其中營收同比下降的超過80%,利潤同比下降的也超過60%。
至于沒有實現盈利的另一半就更不必多說,有90%的企業營收下滑,同樣達到這一比例的還有由盈轉虧或者虧損擴大的企業。真就應了大A 股民自嘲的的那句話:虧得少就能跑贏大多數人。
至于營收和利潤下滑的原因,大部分企業還是總結出鋼材價格偏低、原材料漲價、市場需求不足這三項主要原因,簡而言之一句話:鋼鐵行業仍處于下行周期。
怎樣走出下行周期?無非以下幾點:產品升級,開拓市場,降本增效。說得更詳細一點:生產制造高附加值的特種鋼材;開拓建筑地產之外諸如新能源汽車等市場;提高技術水平,降低生產成本。降本增效方面,各家鋼企已經在一片紅海中卷了多年,現在能提升的實在有限,主要還得從產品和市場上找出路,也就是放棄以量取勝的思路,走高質量發展路線。
做好環保是鋼企轉向高質量發展所不能缺少的一環,但這又確實會給企業本就不甚理想的財務情況增加壓力,如此矛盾的處境讓不少人對于鋼鐵行業的環保工作持悲觀態度。
但從公開信息來看,目前大多數鋼企還是將“綠色低碳”當做重要戰略來執行,并沒有因為暫時的效益不佳而動搖。
以安陽鋼鐵為例,盡管虧損在持續擴大,但其在半年報中仍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導向,全面實施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并指出:環保是企業生存的生命線,要加快推進低碳轉型。
三鋼閩光則在半年報中提出,公司把環保工作視為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
可見在鋼企心中還是十分清楚環保的地位和作用的。
心里明白是一回事,具體做起來怎樣?
鞍鋼股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放行實施108項環保改造項目,計劃投資10.6億元。
作為兄弟公司的本鋼板材2024年投資18.4億元全面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實施板材煉鐵總廠原二作業區除塵系統改造、板材煉鋼廠原料、煉鋼區域除塵改造、燒結機頭電除塵改造、板材熱軋廠生產線熱處理改造、板材資源服務分公司廢鋼堆場改造等65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并計劃在2024年底投入運行。
這兩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均大幅擴大,但并沒有在環保上節衣縮食。
業績還算不錯的太鋼不銹2024年上半年投入2.22953億元,圍繞現場環境質量提升、廢水資源化、各類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及減污降碳項目開展環保投資。
已經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公示的中南鋼鐵,依舊在在環保項目上投入3036萬元,并支付了環保設施運營、固危廢處置、環境監測等環保費用10501.68萬元。
為什么鋼鐵企業背著虧損也不放棄在環保上的投入?其中的道理也不難理解,實現超低排放、碳達峰乃至碳中和毫無疑問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大方向,過不了綠色低碳這一關,即便能茍到過這場寒冬,屆時企業的生產會不會受到限制?距離2030年越來越近,沒有低碳的標簽,所生產的產品又能有多大競爭力?
在今年9月的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姚林指出綠色低碳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并明確目標為:到2025年,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也曾對大氣污染治理會對經濟發展和民生產生負面影響的說法進行了反駁,指出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拉動投資2000多億元,另鋼鐵企業面貌煥然一新。
鋼鐵行業顯然不會在環保這條路上停下腳步。
產業升級必然會附帶著競爭與淘汰,這是鋼鐵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淘汰的或許是低效的生產技術,或許是質量不夠好的產品,或許是落后的管理制度,但絕對不會是綠色低碳的理念和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 來源: 大氣網 )-
關注!關于召開“2024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的通知2024-09-21
-
行業報告 | 可持續發展專題研究: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氣候風險治理和投資趨勢2024-09-03
-
多管齊下,打出‘組合拳’,我國將會提前實現碳達峰2024-08-22
-
“解綁”化石能源依賴 ,中國”碳中和“事業大有可為!2024-08-22
-
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的關鍵2024-08-22
-
互聯網紅利消失,下一步增長在碳中和?2024-08-22
-
龍頭企業眾多,智慧環保如何賦能碳中和?2024-08-22
-
騰訊碳中和:企鵝帝國如何步步為營2024-08-22
-
蘋果新iPhone亮相,背后還有一盤碳中和大棋2024-08-22
-
實現2060碳中和,中國還需要新增10倍風光?!2024-08-22
-
2030年實現碳中和,互聯網大廠爭做“零碳先鋒”2024-08-22
-
不賺錢!巨頭碳中和“退燒”2024-08-22
-
押寶碳中和:復興系的大冒險2024-08-22
-
碳中和《繁花》:零碳狂潮里的“爺叔”和“寶總”2024-08-22
-
共108個示范項目 深圳市下達2024年支持綠色發展促進工業“碳達峰”扶持計劃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