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的
國內綠氫制SAF項目技術呈現的兩個階段特征
2025年06月19日關于國內綠氫制SAF項目技術呈現的兩個階段特征的最新消息:原料、技術、區位多種影響因素。繼綠氨、綠色甲醇之后,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也成為了綠氫消納的新興方向。在國內,綠氫用于SAF的合成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技術、商業模式的示范案例較少
原料、技術、區位多種影響因素。
繼綠氨、綠色甲醇之后,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也成為了綠氫消納的新興方向。
在國內,綠氫用于SAF的合成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技術、商業模式的示范案例較少。從技術發展階段的角度,國內綠氫制SAF的或將呈現兩個階段的發展步驟。
01
SAF技術路線多且復雜,對綠氫的需求存在差異
SAF主要有脂類和脂肪酸類加氫(HEFA)、費托合成(FT)、電轉液合成(PtL)、醇類轉化(AtJ)等4種合成工藝路線,分別對應于油脂、合成氣、甲醇/乙醇、二氧化碳/氫等4種中間原料。
HEFA路線用氫量相對較小。
HEFA路線利用餐飲回收油等天然生物油脂原料,通過加氫脫氧、裂化、異構化等過程合成SAF分子。
其中在脫氧、異構兩步需要外部補充氫氣,大約每生產一噸SAF需要氫氣約0.03~0.06噸左右。
費托(FT)等其他路線可耦合較大量綠氫。
費托合成類似生物質制甲醇過程。利用生物質氣化得到合成氣,再通過合成、異構等過程得到SAF。綠氫可參與合成氣的碳/氫含量比例調節過程,需求或可達到0.1噸/噸SAF以上。
電轉液合成以綠氫為直接原料。電轉液合成利用二氧化碳和電解水制取的氫氣,通過二氧化碳加氫、異構化等步驟得到SAF分子。從化學成分估算,每生產一噸SAF約需要氫氣0.1~0.4噸左右。
醇類轉化也可間接利用綠氫。醇類轉化路線可以利用綠色甲醇合成SAF,而綠色甲醇合成過程可有綠色參與。
02
脂類和脂肪酸類加氫(HEFA)路線已先行應用,以分布式制取、市場采購等方式獲取綠氫
脂類和脂肪酸類加氫(HEFA)路線已成為現階段國內SAF主流路線。
根據能景研究的統計,截至2024年底國內已有10余項建成或已開工的SAF商業化項目,均采用HEFA技術路線,典型如中石化鎮海煉化項目、河南君恒實業項目等。
國內HEFA路線產能總體規劃已達到400萬噸/年以上。
現階段HEFA項目的分布與綠氫存在空間上的錯配,綠氫供應或主要靠外部供應。
國內目前的HEFA制SAF的裝置主要依托人口密集、回收油脂原料充足的地區開展,業主單位也多為石化領域企業。部分項目主要依靠現有的化工供氫裝置改造來滿足氫氣需求,例如煤制氫、副產氫、天然氣制氫等。
據能景研究統計,截至2024年底國內建成或已開工的HEFA項目產能有近70%分布在山東、浙江、河南等中東部省份。而綠氫產能90%以上位于內蒙古、新疆等三北地區省份。部分HEFA項目謀劃采購綠氫作為補充。
03
費托、電轉液等路線進入規劃階段,將主要采用集中式或一體化方式耦合綠氫
國內規模化綠氫制SAF項目主要依托費托、電轉液等路線。
據能景研究統計,截至2024年底,國內新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等地已有多個綠氫制綠色航煤的大型項目簽約規劃,累計規劃綠氫制SAF產能超過300萬噸/年。
多數項目依托大型風光基地開展,遠離人口密集城市。或將采用費托、電轉液等技術路線,以生物質、二氧化碳等作為原料,進行制氫、制SAF一體化生產。
國內費托、電轉液等路線中試逐漸推進。
費托合成方面,典型進展如2023年中科合成油依托煤制油技術開發的費托直餾輕柴加氫異構技術萬噸級中試驗證項目。
電轉液合成方面,典型進展如2023年國電投齊齊哈爾百萬噸級氫基綠色能源基地暨萬噸級綠色航煤示范項目、2025年上海嵐澤能源牽頭的國內首套千噸級費托合成制航空煤油餾分油柔性中試項目等。
醇類轉化(AtJ)方面,現階段國內披露較少,部分科研院所掌握有醇類制柴油等相似專利技術。
來源能景研究
END
原文標題:前瞻|國內綠氫制SAF項目技術呈現兩個階段特征
-
二氧化碳制甲醇是不是綠色甲醇?2025-06-06
-
廣東省《火力發電二氧化碳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要求(送審稿)》征求意見2024-08-22
-
廣東省《火力發電二氧化碳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要求(送審稿)》征求意見2024-03-11
-
產品推薦|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連續排放監測系統2023-07-03
-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粗鋼生產主要工序》行業標準征求意見2022-12-14
-
這十年 我國如何扭轉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態勢?2022-10-09
-
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省下達指標 河北定州印發節能減排實施方案!2022-07-14
-
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和利用技術(CCUS)前景可期2021-09-28
-
武漢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評估工作方案2021-09-20
-
“二氧化碳排放”這件事能掙錢?!一文讀懂碳排放權交易2021-08-18
-
大連化物所制備出高性能超薄二氧化碳分離膜2021-08-09
-
解讀碳排放交易開市:二氧化碳經濟學2021-08-09
-
全球首套固廢和二氧化碳礦化示范產業化項目開工建設2021-08-02
-
二氧化碳循環再利用之路能走通嗎?2021-07-28
-
《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2021)》正式發布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