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配額制下光伏勝算幾何?
配額制下光伏勝算幾何?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任東明表示,8 月中旬,發改委主任會議已經討論通過了《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 試行)》(以下簡稱《考核辦
根據這一《考核辦法》,各省市在其每年的總電力需求中,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后者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三項。
“配額制”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業內的一片歡騰。
一些分析機構據此測算,由此帶來的電力缺口巨大,可能將超過1000億千瓦時。而這部分缺口,幾無可能被尚未大規模發展的生物質發電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補齊。因此,光伏、風電裝機目標必然將上調,以完成可再生能源的配額指標。
分析人士認為,中長期來看,光伏和風電的行業增速(年度新增裝機規模增速)將得到保障,預計至少高于電力需求增速(年均約6%~7%) 一到兩個百分點。
而具體到光伏與風電的各自情況來看,與風電相比,光伏產業鏈較長,產業整體對GDP 的貢獻相對也較大。不足是,在目前,新能源發展主要以地方政府為主導,且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光伏制造業,因此這一優勢也并不是對所有地方都有吸引力。
此外,光伏的另一優勢在于可以與建筑結合,在用戶側就實現并網。
不過,對于光伏而言,其最大的劣勢,在于成本仍然要高于風電。
有媒體報道稱,在“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的制定中,面臨的一大壓力正是經濟性要求。2020年風電價格將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相當于風電從目前每度6毛錢降到4毛錢,太陽能從每度9毛多降到6、7毛錢。
目前,風電價格降價已在醞釀,未來降價力度會更大。
因此,在“配額制”下,地方政府可以選擇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電源中,光伏到底能獲取多大的份額,可能依然要取決于其本身降低成本的能力以及并網等多種因素。
配額制的曙光
資料顯示,早在數年前,關于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討論就已開始。
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管理辦法》也隨即面世。
不過,直到2011年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討論稿)》才得以推出。2012 年5月,該稿下發到各省和電力公司,開始征求意見。
最新消息顯示,由國家能源局所起草的《考核辦法》,8月份已經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并原則通過。
發改委主任辦公會主要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東部地區應承擔更多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責任,提高東部地區配額指標;二是強化電網企業承擔完成配額的責任;三是配額指標分基本指標和先進指標兩級進行考核。
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能源局將修訂后的文件再向財政部、環保部、國資委等部委,以及各省政府及發改委、各電網企業和主要發電企業征求意見。
根據上述《考核辦法》,計入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包括:本地區生產并消費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從區域外輸入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本地區可計量的自發自用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
在各省需要承擔的具體配額方面,2015年、2017年和2020年的配額都已經有了計劃。以2015年的數據來看,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甘肅、寧夏和新疆所占的配額份額最大,為10%;江西、浙江、重慶、四川和貴州最少,為2%;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加上山東、云南、陜西和青海都為7%;上海、江蘇和中南地區都為4%。
從各方信息來看,“配額制”之所以遲遲難產,與涉及到的各相關方的分歧有關,爭議較多的地方包括,指標如何分配、指標的落實能否得到有效監管等。
在落實方面,此次《考核辦法》規定,未達到配額指標或在年中進度明顯落后的省市,將暫停或減少其新增石化發電項目。對超過配額基本指標的地區,超過部分的電力消費量不計入該地區能源消費總量的控制限額,對達到先進指標的地區,將給予示范項目、財政支持、優先進行電網建設等支持。
光伏的綜合優勢
世紀證券發布的報告認為,按照《考核辦法》中的配額指標,2015年所需要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額約為3800億千瓦時。如果按照國家此前的裝機規劃(2015年光伏累計裝機目標35GW,風電累計裝機目標120GW)測算,電力缺口巨大,超過1000億千瓦時。
“這部分缺口幾無可能被尚未大規模發展的生物質發電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補齊。因此,光伏、風電裝機目標必然將上調,以達到可再生能源的配額指標。中長期來看,光伏和風電的行業增速( 年度新增裝機規模增速)將得到保障,預計至少高于電力需求增速( 年均約6%~7%) 一到兩個百分點。”上述報告表示。
根據此次《考核辦法》,地方政府可以在風電、光伏、生物質能三個電源中選擇用于完成新能源發電的配額。
就其中發展較快的光伏與風電的各自情況來看,與風電相比,光伏具有產業鏈較長、整體對GDP貢獻更大以及就業等相對較有利的因素。
此外,光伏的另一優勢在于,可以與建筑相結合,并在用戶側并網,但這還需要盡早解決屋頂難找這一問題。
不過,成本較高顯然是光伏最大的劣勢。如果“十三五”規劃要求太陽能從每度電9毛多降到每度6、7毛錢,對比就可以發現,即使光伏發電能夠完成這一計劃,但其成本仍然要比風電高近50%。
因此,對于光伏而言,在整體經濟性并不占優的情況下,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可能需要在創造GDP、增加就業以及作為整體能源改革的突破口等方面做文章,以達到綜合突破的目標。
-
可再生能源本世紀中期或可滿足全球電力需求2024-08-16
-
太陽能光伏項目發展加速 相關稀有金屬受益2024-08-16
-
能源局: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正在制定2024-08-16
-
能源互聯網促進可再生能源市場理性繁榮2024-08-16
-
智利:一座待開發的太陽能熱發電寶藏2024-08-16
-
恒大首期光伏項目落戶張北 總投資額70億2024-08-16
-
電網儲能市場因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入電網而擴大2024-08-16
-
風電搶裝有風險 應對調價需冷靜2024-08-16
-
兩部委發文推光伏扶貧工程 有助擴大光伏市場2024-08-16
-
內蒙古成為全國最大單晶硅太陽能設備制造集聚區2024-08-16
-
三峽新能源朝陽水泉10MW光伏發電項目宣布開工2024-08-16
-
阿特斯公司將在永州江永建光伏發電項目 總投資20億2024-08-16
-
能源局重拳出擊光伏路條交易“殺無赦”?2024-08-16
-
特變電工《太陽能電池用片表面粗糙度及切割線痕測試方法》國家標準正式發布2024-08-16
-
昆明前三季度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500億元 新增光伏發電項目3項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