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公眾與環保如何“零距離”?成都積極探索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12月10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2024年成都市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及環保科普教育基地系列實踐活動”正式收官。溫江區燎原職業技術學校的師生們走進成都市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一直以來,我們堅持推動全民環境科學素
12月10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2024年成都市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及環保科普教育基地系列實踐活動”正式收官。
溫江區燎原職業技術學校的師生們走進成都市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
“一直以來,我們堅持推動全民環境科學素質提升教育,通過探索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零距離’體驗,讓公眾真正走進環保、體驗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在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行動中迎勢而上。”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講道。
為了讓更多的市民認識環保、體驗環保、參與環保,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在“大氣污染探究”“水資源環境保護”“再生廢物循環利用”“垃圾變廢為寶”四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主題線下活動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化拓展,策劃并實施了“綠潮涌動、源來有你”與“綠野啟動、探秘自然”兩大主題的生態低碳研學營,讓參訪者全方位地探究生態環境保護的“本源”,“耕織”綠色環保的重要意識。
在“大氣污染探究”上,溫江區燎原職業技術學校的師生們走進成都市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通過功能多樣、精密先進的空氣樣品采樣管、光學檢測儀以及全自動監測大氣污染物在線分析實驗室等高科技設備,學習了大氣層結構與空氣污染物分類等知識。
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主題線下活動
再生廢物如何處置和循環利用?土壤保護方面,師生們深入學習了電子廢棄物處理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了解了正規拆解單位如何通過科學、規范且專業的操作方式,嚴格控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并努力提高資源的再利用率。
同時,在“綠野起航,探秘自然”的生態農業類研學營活動中,同學們認識到土壤在植物生長和養分循環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土壤污染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威脅,也了解到常見的土壤修復技術及其在改善土壤健康方面的廣泛應用價值。
活動還通過視頻錄制的方式,以成都志愿者IP形象“環環”和“小志”為主視角,開展了線上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云參訪活動,賦予環保設施開放“足不出戶就可以零距離感受”的全新標簽。
上述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創新的教育形式與手段,以更加多元、更加深入的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培養更多具有環保責任感與行動力的環保行動者,讓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與共同追求。”
(圖片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
南洞庭湖生態環境修復獲亞行貸款2024-12-09
-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我國將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2024-12-09
-
中辦、國辦: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2024-12-06
-
寧夏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2024-12-04
-
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1188.4萬臺2024-12-03
-
香港首座公眾加氫站正式建成2024-11-28
-
前十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同比增長近兩成2024-11-25
-
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二十二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2024-11-25
-
中國生態環境部呼吁加強城市間氣候變化國際合作2024-11-23
-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2024-11-23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典型案例,江蘇再次被點名2024-11-23
-
涉及光伏!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征求意見稿)發布2024-11-23
-
寧夏安排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1億余元 支持17個生態環境項目2024-11-19
-
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高峰論壇舉行2024-11-19
-
生態環境部發布1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