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4億尾款逾期!光伏龍頭交易方遭市場質疑
2025年05月07日關于4億尾款逾期!光伏龍頭交易方遭市場質疑的最新消息:5月6日,全球光伏龍頭晶科能源(688223.SH)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新疆仕邦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交易的4億元當年度尾款逾期未收回。根據公告,該交易總金額未完全披露,但買方仕陽綠
5月6日,全球光伏龍頭晶科能源(688223.SH)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新疆仕邦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交易的4億元當年度尾款逾期未收回。
根據公告,該交易總金額未完全披露,但買方仕陽綠能科技需分期支付尾款16億元,本次逾期款項為2025年應付部分。此前,仕陽綠能科技已存在第二期轉讓款15億元的支付延遲問題,截至公告日僅支付3.94億元,累計未按時付款金額達15.06億元。
晶科能源表示,已對逾期款項計提5530萬元壞賬準備,預計影響2024年利潤總額。
公司強調,當前賬面貨幣資金達87億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4億元逾期款項不會立即引發流動性危機,且正與交易方保持溝通,必要時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市場分析認為,盡管買方資金狀況存疑,但晶科能源通過資產抵押或股權回轉等合同條款仍可有效降低損失風險。
作為全球光伏領軍企業,晶科能源自2010年登陸紐交所以來,始終以技術創新驅動發展。截至2024年末,公司組件累計出貨量突破300GW,連續六年蟬聯全球第一,海外銷售額占比近70%,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
在技術優勢上,晶科能源是全球首個實現N型TOPCon技術大規模量產的企業,其黃金片區電池量產效率達26.7%,實驗室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更創下34.22%的世界紀錄。第三代Tiger Neo組件功率高達670W,適配全場景應用,連續多季度獲PV Tech可融資性評級“AAA”最高分。
在產能布局上,公司構建了從硅片、電池到組件的垂直一體化產能,2024年末單晶硅片、電池及組件產能分別達120GW、95GW和130GW,N型產能規模行業領先。沙特10GW電池組件項目、美國2GW本土化工廠等全球化布局進一步鞏固其市場競爭力。
業績方面,在2024年,盡管行業價格戰加劇,晶科能源全年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18.28%至92.87GW,其中N型產品占比88%。受組件均價下滑影響,營收同比減少22.08%至924.71億元,凈利潤0.99億元,同比大幅縮水。然而,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達78.67億元,資產負債率下降2個百分點,展現穩健的現金流管理能力。
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38.43億元,凈虧損13.9億元,主要受行業價格低位及海外政策擾動影響。但組件出貨量仍達17.5GW,保持全球領先,且N型TOPCon電池量產效率提升至26.6%,實驗室效率突破34.22%,技術優勢持續鞏固。
在行業調整的大背景下,晶科能源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以應對市場挑戰。公司一方面通過資產盤活,出售非核心資產如仕邦光能,并發行GDR以增強國際化融資能力;另一方面,在儲能領域取得突破,2024年儲能系統出貨量突破1GWh,并計劃在2025年增至6GWh,同時積極探索“光儲一體”的新模式。此外,晶科能源正加速數智化轉型,山西的“燈塔工廠”已融合AI與大數據技術,推動智能制造邁上新臺階。
鑒于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將在2025年增長17%,達到約700GW,晶科能源計劃在年內完成40%的產能升級,形成40-50GW的高功率TOPCon產能,并進一步加速在中東、東南亞等高增長市場的布局。
盡管短期交易風險引發市場的關注,晶科能源憑借技術壁壘、全球化網絡與財務韌性,仍穩居行業龍頭的地位。公司持續加碼的N型技術迭代與儲能業務拓展,有望成為穿越周期、引領下一輪增長的核心引擎。
-
突發!又一光伏集采項目終止2025-05-07
-
雙喜臨門!海天股份業績大漲,光伏資產過戶完成2025-05-07
-
7.2億元!澤潤新能公布創業板IPO發行結果2025-05-07
-
福建瑞玻日產600噸光伏玻璃、400噸平板玻璃產能置換方案公示2025-05-07
-
老牌光伏企業沖擊港股IPO!2025-05-07
-
浙江金華:繼續推進光伏等行業監管合規標準的制定2025-05-07
-
吉林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有關事項2025-05-07
-
四川茂縣2025年Q2分布式光伏可開放容量剩余15MW2025-05-07
-
全線暴漲!光伏企業的春天來了?2025-05-06
-
總投資43.5億元!又一光伏項目簽約2025-05-06
-
各種暴雷,光伏最好的環節也不行了嗎?2025-05-06
-
凈利暴漲近13倍!天雷滾滾之下,這個光伏新貴憑什么逆勢大賺特賺?2025-05-06
-
光伏主材企業,還有多少血可以流?2025-05-06
-
多災多難的光伏,還要面臨幾重艱難挑戰?2025-05-06
-
協鑫集成:光伏“剩者”如何成為“勝者”?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