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跟蹤支架龍頭新戰績:挺進全球TOP2,印度、亞太、中東市占率第一
2025年06月11日關于跟蹤支架龍頭新戰績:挺進全球TOP2,印度、亞太、中東市占率第一的最新消息:2025年5月,國際知名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Mackenzie)正式發布了《Global solar PV tracker market share report 20
2025年5月,國際知名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Mackenzie)正式發布了《Global solar PV tracker market share report 2025》。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跟蹤支架出貨量達到110GW,較2023年同比增長20%,并首次突破100GW大關。美國仍是跟蹤支架第一大應用市場,但出貨量降至34GW,較2023同比下降9%;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跟蹤支架應用市場,出貨量躍升至15.8GW;相對而言,巴西和中國市場跟蹤支架出貨出現了下滑。
從企業排名來看,NexTracker位列全球第一,跟蹤支架出貨28GW。進步最大的當屬中信博,以16%的市占率躍升至全球第二,其跟蹤支架出貨量達到17.41GW,是TOP10榜單中唯一出貨量增長超過100%的企業。在印度、亞太、中東等市場,中信博更以絕對優勢登頂榜首。成立十余年,從穩居全球前五到躍升至全球前二,中信博憑何持續領跑?
十余年深耕,從跟跑到領跑
一直以來,跟蹤支架的全球應用呈現顯著分化,歐美、中東等地區跟蹤支架市場滲透率普遍較高,而中國雖然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但跟蹤支架的滲透率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這也意味著,出海尋路是中國支架企業的必然選擇。
而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在美國、歐洲等地,海外本土龍頭企業競爭優勢明顯,長期占據主流地位。綜合來看,拉美、亞太、中東、非洲市場缺少本土強競爭力品牌,為中國支架企業帶來出海機遇。
早在2013年,中信博便開始研發跟蹤支架,并于2014年正式推出產品。2015年,中信博率先打開印度市場,并在當地搭建本土化產能基地,開啟了跟蹤支架的國際征途。自2016年起,中信博連續多年躋身全球跟蹤支架出貨榜單前五,地位穩固。
自踏入國際市場后,中信博不斷強化全球營銷網絡布局,搶占海外新興市場。歷經多年的發展,中信博在全球擁有3大海外區域總部,4大服務中心,17個分支機構,構建起以客戶為中心的高效服務網絡。2024年,中信博新設立了南非中信博、西班牙中信博、阿聯酋中信博等海外子公司,在中東、歐洲、拉美等市場持續搭建屬地化功能總部,提升當地業務人才梯隊及支架系統差異化解決方案能力,不斷提升海外競爭力。
在夯實海外布局先發優勢的同時,中信博持續強化本地化交付能力的搭建。2024年,中信博在原有國內外生產基地及已搭建的全球供應鏈基礎上,完成了沙特、巴西海外產能基地搭建。通過海外生產基地本地化生產、國內生產基地出口及依托國際戰略合作供應商等多途徑方式,中信博全球化交付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得益于全球化發展策略以及在印度、拉美、中東等當前主要光伏市場的早期布局,中信博的市場份額持續增長,全球影響力、品牌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這在《Global Solar PV Tracker Market Share Report 2025》中得到進一步印證。
憑借在印度市場的先發優勢,2024年中信博再度拔得頭籌,跟蹤支架出貨7.6GW,連續兩年市占率突破45%。
中東地區能源轉型迫切且光照資源得天獨厚,成為不容錯過的投資熱土。其中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發展潛力巨大,2024年躋身全球十大光伏市場。按照規劃,沙特從2024年開始每年新增20GW太陽能裝機,目標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結構的50%。土耳其則提出從2024年到2030年,太陽能裝機容量達到30GW以上。
從出貨情況來看,中信博市占率在中東市場排行第一,并成功進入卡塔爾和阿曼等市場。
此外,中信博在歐洲的業務也有所擴展,特別是在中歐和東歐的新興市場表現兩亮眼。
海外跟蹤支架的高滲透率及高溢價,直接為中信博帶來了高業績。2024年,中信博在印度及中東、中亞等新興市場區域簽訂多個GW級項目,跟蹤支架總出貨量達到17.41GW。在跟蹤支架核心業務的提振下,中信博實現營收90.26億元,凈利潤6.32億元,成為行業內為數不多實現營收、凈利雙增的光伏企業。
差異化創新,高筑技術護城河
與固定支架易模仿、技術含量低相比,跟蹤支架的研發及生產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面對海外企業的激烈競爭,提升技術創新及研發能力是中國支架企業的核心突破口。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差異化研發則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此,中信博搭建了風洞實驗室,成為光伏行業內唯一自建風洞實驗室的中國企業,同時中信博還是行業首家實現自主研究“復雜地形下光伏電站數值風洞CFD分析”的企業。以行業先進的研發測試能力為依托,中信博通過整合優質的研發測試資源,不斷提升差異化設計項目解決方案能力。
差異化創新的底氣,來自中信博持續穩定的研發投入和強大的研發團隊。財報顯示,2020-2024年間,中信博研發費用持續增長,2024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28%至2.03億元。5年以來,中信博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在2%以上,最高達到4.98%。
人才梯隊搭建方面,2024年中信博研發人員增長至32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增加105人,研發人員結構不斷優化,為研發創新持續加入新動能,進一步夯實了公司核心競爭力。
在技術儲備上,截至2024年底,中信博累計獲得知識產權671項,海外專利累計申請98件(含中國臺灣地區專利申請),累計獲得34件有效專利,構建了深厚的技術護城河。
憑借卓越的研發實力和完善的研發平臺體系,中信博不斷拓展跟蹤支架的多元應用場景。2024年,聚焦“跟蹤+”主業,中信博發布智能跟蹤系統、柔性系統、光熱跟蹤系統、智能清掃機器人等多款新品,實現了“跟蹤+”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提升及商業模式創新,持續夯實研發創新能力。
秉持“銷售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模式,中信博不斷適應市場新需求,推出具有競爭力的跟蹤支架解決方案,中信博所參與的項目客戶滿意度高,用戶粘性強。截至2024年底,中信博跟蹤支架累計出貨量超90GW,產品廣泛應用于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超1900個項目中。
2025年6月伊始,中信博在中亞市場再傳捷報。中信博與中電工程西北院簽署阿塞拜疆1GW訂單,將為比利亞蘇瓦爾、班卡兩項目供應天際Ⅱ跟蹤系統。據了解,該產品憑借創新解決方案設計,可保障電站在沿海項目地洪水、大風等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同時實現電站高收益。阿塞拜疆項目是中國企業深度參與中亞能源轉型的又一里程碑,同時也是中信博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加速全球能源轉型的又一篇章。
從跟蹤支架龍頭到“綠電+”生態引領者
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中信博用亮眼的業績報表和全新的世界排名,書寫了跟蹤支架的中國方案。而公司的前瞻性布局,顯然不只體現在跟蹤支架這一領域。
近年來,順應“雙碳”需求,中信博創新突破,在聚焦主業的同時,推出智慧綠電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對儲能、光電建材等綠電核心產品的布局,探索新的增長極,推動公司業務從“跟蹤+”到“綠電+智慧能源”的變革。2024年,中信博“綠電+”解決方案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多項合作。
為更好地加強業務矩陣效應,提升各模塊協同能力及綜合競爭力,2024年12月,中信博光伏發電建材及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基地揭幕。該產業基地的設立,將進一步推動高分子材料、智慧綠能、輕質光電及相關產業的集聚,打通企業光伏橫向縱向一體化產業鏈;2025年4月16日,中信博宣布將在蘇州市昆山市陸家鎮建設“中信博零碳總部基地”,項目建成后將提升公司“跟蹤+”“綠電+” 系統解決方案能力、豐富產業鏈布局。
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光伏應用場景呈現出日益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中信博表示,將繼續秉持“全球化,差異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理念,依托“跟蹤+”“綠電+智慧能源”產業格局,聚焦光伏電站全生命周期穩定可靠性、發電增益及光伏電站運維領域,持續結合市場需求及電網側客戶需求,拓展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
自2025年6月1日起,我國新能源發電全部上網電量將參與市場化交易,目前各地實施細則正陸續下發,個別省份即將開啟競價。新形勢下,中信博又將如何以創新驅動產品變革,滿足用戶新需求?在2025年SNEC展會期間,中信博重磅發布的“跟蹤+”“綠電+” 智慧能源最新解決方案將給出答案,敬請期待!
-
伍德麥肯茲跟蹤支架排名出爐,中國企業海外市場走強2025-06-10
-
136文下 跟蹤支架成電站收益提升“利器”2025-06-09
-
寧夏銀川市:加快實施5GW太陽能光伏組件等項目2025-06-06
-
跟蹤支架技術革命新范式:探索國內領先農作物增產增收型農光互補實驗項目2025-06-04
-
100萬噸固定支架,4GW跟蹤支架!中國能建光伏支架集采發布2025-06-03
-
邁為股份募資19.7億元 發力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裝備2025-06-03
-
【周價格評析】六月需求偏弱 光伏市場行情走勢仍顯膠著2025-05-29
-
中節能太陽能近900MW光伏發電項目延期!2025-05-29
-
中國電建:1-4月新簽太陽能發電項目合同402個2025-05-23
-
澤潤新能,靠什么錨定第一太陽能?2025-05-22
-
3521%!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設備征收最高關稅成定局2025-05-21
-
國家統計局:4月規上工業太陽能發電增長16.7%2025-05-19
-
國家統計局:4月太陽能發電增速加快2025-05-19
-
印度:到2030年光伏組件產量將達到160GW 太陽能電池120GW2025-05-15
-
美國光伏市場再迎巨震:或提前十年終止戶用光伏30%稅收抵免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