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光伏企業要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
光伏企業要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光伏企業要想重振雄風,就必須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絕不能只是跟隨,更不能僅僅充當一個來料加工的角色,否則沒有出路。光伏技術的突破口在哪里?行業專家指出,發
光伏企業要想重振雄風,就必須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絕不能只是跟隨,更不能僅僅充當一個來料加工的角色,否則沒有出路。光伏技術的突破口在哪里?行業專家指出,發展下一代以薄膜技術為代表的太陽能電池技術可能才是光伏企業提升技術實力的關鍵。因為在這一領域我們和國外起點差不多,并沒有多大技術上的差距。
道理很簡單,新能源是未來的新興產業,未來前景巨大。在傳統制造領域,歐美發達國家可能不屑與我們競爭,但發達國家要發展實體經濟,重振制造業,一定會選擇新能源這樣的朝陽產業與我們競爭。所以,如果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而還想重復過去的低端加工,就不會有明天。
一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是,國內企業近年來在這一領域已經有所突破。比如漢能控股集團,近年來持續大力度在薄膜技術的研發上投入,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薄膜電池核心技術。目前漢能的薄膜電池光電轉化率可以達到10%,成本也低于晶硅電池。今年內漢能的薄膜電池的生產能力將達到300萬千瓦,成為全球產能第一的硅基薄膜電池生產商。
過去,由于薄膜電池生產設備投入比較大,因此裝備是一大瓶頸,真正有實力進入薄膜領域的企業并不多。但李河君介紹,隨著國內企業自主研發水平不斷提高,設備成本也在逐年下降,裝備的瓶頸已經逐步突破。“當我們硅基薄膜的發電成本能夠做到0.3美元,也就是不到3元人民幣,未來甚至都可以和火電競爭。到那時,中國的光伏制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真正形成了。”
所謂光電建筑一體化,就是指利用目前的建筑屋頂和可以采光的墻體,通過安裝薄膜電池發電。這樣既不用占用土地資源,而且可以改變目前許多建筑的玻璃幕墻的純裝飾性,可以一舉多得,既節約了建設成本,還能提供清潔能源。
據測算,全國現有及新增新能源建筑物一體化潛在的市場裝機容量,到2020年約10億千瓦左右,因此這個市場非常巨大。如果把每年的新建筑的屋頂和采光面用來發電,發電裝機會在5000萬千瓦左右。一旦這一思路成為一種建筑標準,那么從理論上我國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將根本改變,甚至將徹底告別缺電時代。
令所有光伏制造企業興奮的是,一旦這個市場打開,中國的100多家光伏制造企業所謂的產能過剩將徹底改變。因為,每年僅國內市場的潛力就達到5000萬千瓦。這個數字是當初我們市場最好時期出口總量的3倍。到那時,中國的光伏制造業將迎來真正的春天。
-
如何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2024-08-16
-
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即將破冰2024-08-16
-
2011年德國太陽能裝機量創下7.5GW歷史記錄2024-08-16
-
太陽能LED照明方案的選取與發展2024-08-16
-
用離子加速器制造廉價太陽能電池2024-08-16
-
德國加速削減太陽能補貼2024-08-16
-
風能太陽能小型化綜合應用助力新型節能城市建設2024-08-16
-
關注核電及太陽能電池板2024-08-16
-
太陽能熱水器投訴售后服務占7成2024-08-16
-
平板太陽能超聲波焊接技術2024-08-16
-
太陽能儲能鍋爐技術淺析2024-08-16
-
近期太陽能光伏產品價格行情2024-08-16
-
太陽能熱利用構建太陽能熱水器的全新體系2024-08-16
-
世界首款GPS太陽能手表2024-08-16
-
太陽能光電化學材料供應商達興通過上市審議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