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首頁 > 學術論文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農田土壤碳水化合物的影響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9 00:27:21
熱度: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農田土壤碳水化合物的影響【摘要】:在黃土高原半干旱雨養農業區,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因有集雨、抑蒸、保溫等優勢,增產效應顯著,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而玉米秸稈中含有豐富

【摘要】:在黃土高原半干旱雨養農業區,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因有集雨、抑蒸、保溫等優勢,增產效應顯著,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而玉米秸稈中含有豐富的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將其粉碎施入土壤,既可為作物生長提供營養物質,又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改善土壤環境。但是黃土高原半干旱地區降雨稀少、早春溫度低,沒有適宜的水溫條件,因此玉米秸稈腐解需時長。故我們將秸稈還田和地膜覆蓋相結合,集二者的優勢,試圖找出一條既可提高作物產量,又能增加土壤肥力的種植模式。然而,總有機質的背景值高、變幅不明顯、且有滯后性,不能簡單的作為土壤質量評估的標準。土壤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機質易變庫的重要成分,包括中性糖、氨基糖等,其含量和來源易受氣候、溫度和管理措施等的影響,因此可以用它來指示土壤有機質含量及來源的變化。本實驗于2008-2013年分別在甘肅省榆中縣、通渭縣和會寧縣進行,實驗設四個處理:對照(CK)、秸稈還田(S)、覆膜(M)、秸稈還田+覆膜(SM),重復三次,隨機區組排列。于2013年玉米收獲時采樣后,對玉米生物量和耕層土壤含水量、pH、有機碳、全氮、微生物碳氮、礦化氮、中性糖和氨基糖等指標進行了測定。主要得出了以下結果:1、地膜覆蓋的增產效應顯著,SM、M處理較不覆膜處理籽粒增產幅度分別為50.39%-103.01%、65.79%-110.98%,地上生物量增加幅度分別為37.40%-96.53%、49.98%-81.97%,根生物量增加范圍分別為32.48%-57.32%、28.12%-45.25%。覆膜處理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提高了收獲指數,但對根冠比沒有顯著影響。2、地膜覆蓋降低了土壤的pH值,降低范圍在2.44%-6.65%,而秸稈還田對其影響不顯著;地膜覆蓋對耕層土壤的有機碳、全氮、輕組碳含量無顯著影響。秸稈還田對土壤有機碳、全氮、輕組碳的含量有增加趨勢,其中S處理全氮顯著增加范圍為12.06%-13.32%。3、地膜覆蓋顯著的提高了耕層土壤的無機氮含量,其中M、SM處理較CK分別提高2.98-5.08倍、1.52-2.51倍,而秸稈還田對其影響不顯著;在玉米收獲時,地膜覆蓋降低了耕層土壤的微生物碳、氮含量,秸稈還田顯著的提高了微生物碳氮的含量。4、地膜覆蓋(M)處理對耕層土壤總中性糖和總氨基糖的含量無顯著影響,而秸稈還田(S、SM)處理則顯著的提高了它們的含量,其中S、SM處理的總中性糖含量分別增加20.13%-28.30%、18.28%-29.83%,總氨基糖含量分別增加20.93%-40.63%、16.28%-36.59%,并且在該處理下總中性糖、總氨基糖在有機碳中所占的百分比也顯著提高,說明秸稈還田處理提高了土壤中活性有機成分含量。地膜覆蓋(M)處理顯著的提高了(Gal+Man)/(Ara+Xyl)和(Rha+Fuc)/(Ara+Xyl)的值,說明微生物對其相對貢獻大,而秸稈還田(S)處理顯著的降低了(Gal+Man)/(Ara+Xyl),說明植物殘體對其相對貢獻大。秸稈還田(S、SM)處理顯著了提高了Glu-N/Mur-N的值,說明真菌對秸稈響應比細菌敏感;與此相反,地膜覆蓋(M、SM)處理顯著的提高了Glu-N/Gal-N的值,而秸稈還田(S)處理對其無顯著影響。由此可見,在黃土高原半干旱地區地膜覆蓋可以顯著的提高作物產量,而秸稈還田有增加土壤養分含量的趨勢,并且顯著的提高了土壤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提高了碳庫的活度。所以將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相耦合,有望成為半干旱地區的一種新型、可持續的種植模式。 【關鍵詞】:地膜覆蓋 秸稈還田 有機碳 全氮 中性糖 氨基糖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153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8
  • 1.1 研究區域概況9
  • 1.2 黃土高原半干旱區發展農業面臨的問題9-10
  • 1.3 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推廣10-12
  • 1.3.1 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增產的機理10-11
  • 1.3.2 地膜覆蓋對土壤質量產生的不良影響11-12
  • 1.4 秸稈還田綜述12-15
  • 1.4.1 秸稈還田后對作物產量的影響13
  • 1.4.2 秸稈還田的生態效應13-15
  • 1.4.3 秸稈還田的局限性15
  • 1.5 碳水化合物15-16
  • 1.6 研究目的和意義16-18
  •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18-24
  • 2.1 實驗樣地介紹18-19
  • 2.2 實驗設計及材料19
  • 2.3 樣品的采集及處理19-20
  • 2.4 樣品的分析20-24
  • 2.4.1 土壤含水量、pH值、微生物碳、氮的測定20-21
  • 2.4.2 總有機碳、全氮、無機氮的測定21
  • 2.4.3 中性糖和氨基糖的測定21-24
  •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24-38
  • 3.1 地膜覆蓋及秸稈還田對耕層土壤含水量和pH值的影響24-25
  • 3.2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玉米的增產效應25-28
  • 3.3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土壤有機碳和全氮的影響28-29
  • 3.4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響29-30
  • 3.5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輕組碳和無機氮的影響30-34
  • 3.6 秸稈還田和地膜覆蓋對土壤中性糖含量和來源的影響34-35
  • 3.7 秸稈還田和地膜覆蓋對土壤氨基糖的含量和來源的影響35-38
  • 第四章 討論38-44
  • 4.1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土壤含水量、土壤pH的影響38-39
  • 4.2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作物生物量的影響39
  • 4.3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土壤有機碳、全氮、輕組碳的影響39-40
  • 4.4 秸稈還田和地膜覆蓋對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響40
  • 4.5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土壤無機氮的影響40-41
  • 4.6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中性糖和氨基糖的影響41-44
  • 4.6.1 中性糖41-42
  • 4.6.2 氨基糖42-44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44-45
  • 5.1 主要結論44
  • 5.2 展望44-45
  • 參考文獻45-52
  • 在學期間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謝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農用地膜的污染及其治理對策研究    劉金軍;王環;

大力推廣秸稈還田 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孫皓,方鴻國,劉群松

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環境意義    郭景恒,樸河春,劉啟明

春玉米地膜覆蓋增產因素研究    張萬文,王萍,王彥華,孫義榮

農作物秸稈的綜合開發利用    陳中玉;張祖立;白小虎;

淺談當前施肥中存在的問題    劉冬梅

秸稈直接還田的土壤生物學效應    季立聲,賈君永,張圣武,趙秉強

作物秸稈還田的現狀與展望    楊文鈺,王蘭英

土壤中氮素的轉化和移動的研究近況    朱兆良;

紫色土丘陵區秸稈還田的腐解特征及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陳尚洪;朱鐘麟;吳婕;劉定輝;王昌全;

玉米秸稈連續多年還田對土壤理化性狀和作物生長的影響    吳菲

秸稈還田土壤中與纖維素降解相關的微生物的分子生態學研究    張晶

星星草的耐鹽能力及其對濱海鹽漬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張立賓;劉玉新;張明興;

畜禽有機肥料對土壤有效銅鋅鐵錳含量的影響    趙征宇;蔡葵;趙明;

不同鉀肥用量對玉米產量和土壤養分的影響    鄭福麗;劉兆輝;張文君;江麗華;王梅;林海濤;

施用硫酸鉀鎂對蘋果產量、品質和葉片礦質營養的影響    林海濤;江麗華;劉兆輝;宋效宗;鄭福麗;王梅;張文君;

有機肥料對土壤可溶性氮素變化的影響及肥效研究    趙明;趙征宇;蔡葵;于秋華;王文嬌;

畜禽糞肥不同用量對青花菜生長和土壤肥力的影響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嶺;朱丕生;

輪作和休茬對日光溫室黃瓜連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吳煥濤;魏珉;楊鳳娟;王秀峰;

嶗山綠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趙明;王文嬌;蔡葵;趙征宇;于秋華;

水溶性螯合肥對章丘大蔥產量及養分含量的影響    張英鵬;李彥;張玉鳳;董亮;孫明;

有機無機肥配施對大白菜品質及產量的影響    趙明;蔡葵;王文嬌;趙征宇;陳建美;

肥料與石膏配施對濱海鹽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響    李孝良;李健姣;呂寶磊;陳效民;王曉洋;詹國飛;

包膜控釋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對油菜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李敏;葉舒婭;劉楓;袁嫚嫚;

不同控釋氮肥對玉米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袁嫚嫚;葉舒婭;劉楓;李敏;吳學忠;

合肥地區大棚土壤7種重金屬相關環境質量評價    蔣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傳龍;

鉛在我國3種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學形態分布特征研究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亞;谷慶寶;李發生;侯紅;

利用畜禽廢水中氨氮馴化礦化垃圾填料氧化填埋場CH_4的研究    賈博;張后虎;張毅;王偉;吳睿;張維佳;

豬糞堆肥最佳生產環境控制參數初步研究    劉克鋒;王紅利;鄒榮松;石愛平;戴智勇;

養豬沼液滴灌影響下西瓜地紅壤pH的演化研究    宋照亮;單勝道;康凱;陳蓉;

內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呼吸強度動態變化的研究    李浩;馬萬里;吳永勝;呂桂芬;盧萍;

不同菌劑發酵有機肥對草莓生長及果實品質的影響    王順利;金珠理達;劉克鋒;鄒榮松;王紅利;石愛平;邢廣青;

砂姜黑土區小麥玉米輪作秸稈全量還田對冬小麥的生理生態效應    屈會娟

砂姜黑土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秸稈全量還田對夏玉米生育及產量影響研究    沈學善

中水灌溉對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安全性評價    王齊

保護性耕作對旱區小麥—菘藍輪作土壤生態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響    楊江山

兩種典型鹽生植物耐鹽機理及應用耐鹽植物改良鹽漬土研究    李瑞利

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漿反應器修復機理研究    譙華

土壤-水稻系統重金屬空間對應關系和定量模型研究    趙科理

肥料管理對土壤-作物系統養分和重金屬平衡的影響    魯洪娟

我國典型農田土壤中重金屬的轉化與遷移特征研究    鄭順安

茶多酚對茶樹鉛生物有效性的調控作用機制    于明革

豬糞農用對土壤—小麥系統中鎘遷移的影響    翟靜雅

不同修復措施下侵蝕紅壤的團聚體穩定性與肥力特點    楊瑩瑩

水稻根際促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對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長期施肥下我國典型土壤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時空演變特征    閆鴻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鉀吸收和利用效率差異的機理研究    夏穎

免耕稻田磷素動態及組分特征的研究    通樂嘎

大環江沿岸典型污染區土壤改良技術及對芥菜品質的影響研究    任立研

控釋肥硫膜對土壤酸堿平衡和氧化還原平衡體系及作物生長的影響    張慶富

緩控釋肥養分釋放率快速測定及在田間土壤中釋放率的相關性研究    顏曉

玉米秸稈腐解復合菌系CSS-1的構建、菌群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劉堯

秸稈還田免耕撒播小麥技術研究    白瑞賢,杜文建,梅碧蓉

秸稈直接還田對當季作物產量效應    李錄久,楊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鳳體

太湖稻麥地區秸稈還田增產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吳敬民

秸桿還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機理研究    詹其厚,張效樸,袁朝良

好氧堆肥中高溫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及性狀研究    王志超;陸文靜;王洪濤;

塑料農膜與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李文偉;

我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    吳樹棟

秸稈覆蓋對桑園土壤微生物年變化的影響    劉剛,佟萬紅,杜周和

草田輪作的新進展    王無怠;

發展節水灌溉是我國干旱半干旱草原區人工草地建設的必然舉措    程榮香,張瑞強

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解析不同處理狀況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    趙勇

秸稈還田量的農田生態效應研究    強學彩

若爾蓋濕地不同溫度型纖維素分解菌的分離、鑒定和共發酵效果研究    董敏

棉花地膜覆蓋放苗技巧    程洪花;

不同類型地膜覆蓋棉田效果比較    陳奇恩,南殿杰,翁惠玉,任平和,石躍進,武宗信,趙海禎,李燕娥

小麥春季地膜覆蓋試驗    

雁北是怎樣大面積推廣地膜覆蓋玉米的?    聶存貴;

積極做好地膜覆蓋機械的推廣工作    馬慧忠

目前小麥地膜覆蓋中的幾個問題    王世生

9118黃芪地膜覆蓋節水穴播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茍永平

桑籽春播地膜覆蓋育苗簡介    周昌平,梅亞軍

小麥全生育期地膜覆蓋產量高    毛鳳梧

小麥地膜覆蓋應注意的問題    榜生

不同地膜覆蓋對春播甜玉米超甜2號早熟高效性的影響    呂周林;姚宏;張偉梅;

玉米田地膜覆蓋的土壤水熱生態效應試驗研究    王琪;馬樹慶;王春乙;郭建平;劉玲;沈鐘聲;

地膜覆蓋對梨果實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    張上隆;

河北省壩上地區地膜覆蓋的節水效果和發展趨勢分析    尹健梅;程伍群;嚴磊;安秀榮;

有孔地膜覆蓋下的溫熱效應分析    溫祥珍;李亞靈;溫變英;李靜;郭失迷;

糧食作物地膜覆蓋土壤水熱效應及其增產能力概述    王琪;

魯棉研28號地膜覆蓋增產效果分析    楊靜;王家寶;王留明;王秀麗;陳瑩;趙軍勝;

不同地膜覆蓋對溫室土壤溫度變化的影響    沈明衛;郝飛麟;楊波;潘晨;

W型地膜覆蓋集水高效種植技術    楊扎根;

玉米地膜覆蓋土壤水分效應田間試驗研究    王琪;馬樹慶;沈鐘聲;

全省29個重點縣實施小麥地膜覆蓋    記者 王玉芳

地膜覆蓋助山西300萬畝玉米增產2.4億公斤    實習記者 李子忠

棉花地膜覆蓋放苗技巧    

今年我省推廣玉米地膜覆蓋100萬畝    記者 段偉華

全市推廣玉米地膜覆蓋畝均增產85公斤    記者 邢定生

我省將推廣小麥地膜覆蓋60萬畝    首席記者 魏貴富

洪洞縣加大小麥地膜覆蓋保護力度    記者 范韶華

廣西集中育秧盯緊地膜覆蓋    記者 燕玉海 通訊員 賀亮軍

地膜覆蓋露地辣椒夏秋管理有差異    蔬菜栽培專家 王學國

蔬菜地膜覆蓋技巧    高小鵬

液體地膜覆蓋對滴灌棉花土壤蒸發、地溫及作物的影響效應研究    李云光

地膜覆蓋和秸稈還田對農田土壤碳水化合物的影響    付桃桃

麻地膜覆蓋的保水保溫特性及對作物的影響    付登強

旱地高粱滲水地膜覆蓋增產機理研究    閆心柏

呂梁市小麥地膜覆蓋模式創建與應用研究    孫尚平

麻地膜覆蓋對土壤生態與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許香春

不同水氮耦合和地膜覆蓋對枸杞生長、產量及養分吸收影響的研究    周乾

旱地冬小麥滲水地膜覆蓋生態、生理、及產量效應研究    樊俊華

液體地膜覆蓋對林木種子的萌發生長及土壤的影響研究    韋丹

地膜覆蓋麥田氮素營養特點及施肥制度研究    許百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