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以及“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起源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4-08-17 14:29:25
熱度:
“以人為本”以及“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起源【專家解說】: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思潮,這是由于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資產階級對教會黑暗統治產生不滿,因而以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為
【專家解說】: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思潮,這是由于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資產階級對教會黑暗統治產生不滿,因而以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為名盡行的一場思想運動:由彼特拉克(Petrarca,Francesco,1304~1374)提出
意大利詩人。1304年7月20日生于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于阿爾夸。父親是佛羅倫薩的望族、律師。他自幼隨父親流亡法國,后攻讀法學。父親逝世后專心從事文學活動,并周游歐洲各國。他還當過神甫,有機會出入教會、宮廷,觀察生活,追求知識,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反應影響:14世紀時,隨著工場手工藝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關系已在歐洲封建制度內部逐漸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據已引起普遍不滿,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歐洲各國大眾表現了要求民族統一的強烈愿望。從而在文化藝術上也開始出現了反映新興資本主義勢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時期。新興資產階級認為中世紀文化是一種倒退,而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則是光明發達的典范,他們力圖復興古典文化——而所謂的“復興”其實是一次對知識和精神的空前解放與創造。
當時的意大利處于城市林立的狀態,各城市都是一個獨立或半獨立的國家,14世紀后各城市逐漸從共和制走向獨裁。獨裁者耽于享樂,信奉新柏拉圖主義,希望擺脫宗教禁欲主義的束縛,大力保護藝術家對世俗生活的描繪。與此同時圣方濟各會的宗教激進主義力圖屏棄正統宗教的經院哲學,歌頌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價值。羅馬教廷也在走向腐敗,歷屆教皇的享樂規模比世俗獨裁者還要厲害,他們也在保護藝術家,允許藝術偏離正統的宗教教條。哲學、科學都在逐漸地在比較寬松的氣氛中發展,也醞釀著宗教改革的前奏。
代表人物:意大利與其代表人物
意大利佛羅倫薩作為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在詩歌、繪畫、雕刻、建筑、音樂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佛羅倫薩著名的美弟奇家族是當時最重要的藝術贊助人。
著名的文藝復興三杰全部誕生在意大利。
代表人物:
詩人:但丁、彼特拉克;
哲學家:伊拉斯謨、馬基雅維利;
作家:薄伽丘、馬基雅維利;
畫家:喬托、波提切利、列奧納多·達·芬奇、拉斐爾、提香;
雕刻家:米開朗基羅;建筑師:伯魯涅列斯基;
音樂家:帕萊斯特里那、拉索等。
西班牙與其代表人物
16世紀后半葉和17世紀初西班牙文藝復興進入“黃金時期”,在小說和戲劇方面成績顯著。
代表人物:作家塞萬提斯、戲劇家洛卜·德·維加
德國與其代表人物
在德國:主要成就則表現在宗教改革、農民戰爭、諷刺文學以及科學技術發明等方面。
代表人物:馬丁·路德、丟勒等。
法國與其代表人物
在法國:自由思想和懷疑思想相當發達。
代表人物:散文家:蒙田、小說家:拉伯雷等。
英國與其代表人物
在英國:詩歌和戲劇空前的繁榮。
代表人物:作家莎士比亞等。哲學家: 托馬斯·莫爾
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只有80多年的歷史。20世紀初行為科學學派代表人物有梅奧(E.Mayo)、馬斯洛(A.H.Maslow)、麥格雷戈(D.MeGregor)、盧因(K.Lewin)以及穆頓(J.S.Mouton)等,他們有的研究人際關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與行為關系,也有的探討人的本性及相應管理的問題,還有的研究正式組織中非正式組織問題以及雙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歸結為組織的動力學過程,后者可歸結為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討。
人本主義學者馬斯洛http://bk.baidu.com/view/17446.htm 這是他和他的理論的詳細介紹
人本主義:http://bk.baidu.com/view/80810.htm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