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的
副業上位、主業退場,四駕馬車并行的跨界者能跑多遠?
2025年08月14日關于副業上位、主業退場,四駕馬車并行的跨界者能跑多遠?的最新消息:地產影子未散,新能源成色幾何?撰文 |宏海出品 | 零碳知識局這幾年,新能源賽道就像是一條擁擠的高速路,來自各行各業的跨界者蜂擁而入。有的帶著成熟的制造體系和品牌優勢從家電、汽車跨
地產影子未散,新能源成色幾何?
撰文 |宏海
出品 | 零碳知識局
這幾年,新能源賽道就像是一條擁擠的高速路,來自各行各業的跨界者蜂擁而入。
有的帶著成熟的制造體系和品牌優勢從家電、汽車跨過來;有的從傳統裝備制造切入,憑供應鏈和產能迅速落地;還有的則從地產、礦產、化工等領域帶著資本和資源轉身而來,欲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這些跨界玩家的類型雖然五花八門,但大多數都有著一樣的特征,就是“大手筆猛干”。
臥龍新能更是將此發揮到極致,從地產、礦產直接跨到新能源,而且一次性把風、光、儲、氫四條賽道都押上了桌面。
臥龍新能跨界的考量其實很好理解,地產進入深度調整期、礦產價格波動加劇,舊業務的確定性越來越低,而新能源在“雙碳”目標和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下,具備長期增長空間。
作為地產、礦貿跨界而來的臥龍新能,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一是資金實力強,地產和礦貿積累下的資本,為它的收購和投資提供了底氣;二是資源整合能力強,做地產和礦貿多年,培養了項目獲取、談判、資本運作的能力,這些在新能源項目開發、并購中同樣關鍵。
短短幾年,它先后收購了光伏電站運營商龍能電力、儲能系統制造商臥龍儲能、氫能裝備研發公司臥龍氫能,以及風電項目開發商舜豐電力;同時,有選擇地剝離礦貿資產,減輕地產包袱,為新能源業務騰出空間。
不過,這套四駕馬車組成的新引擎到底能不能讓臥龍新能跑快、跑穩?今年上半年的財報,就是它轉型以來交出的第一份關鍵答卷。
翻賬看門道,新算盤打響
近日,臥龍新能發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業績公告。
根據公告顯示,臥龍新能2025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1.5億元,同比增長36.38%;歸母凈利潤約0.82億元,同比下滑20.48%;扣非凈利潤約0.58億元,同比下滑47.19%。
可以看出,雖然其營收明顯增長,但是利潤下滑更加嚴重,而這反差感十足的財報背后,是其業務結構的徹底換血。
年初,臥龍新能一口氣花7.5億元從關聯方手中接過龍能電力、臥龍儲能、臥龍氫能、舜豐電力四家能源公司,并推出堪稱新能源界的“全家桶”發展套餐。
從具體業務看半年報,光伏目前已成為其營收的核心支柱,龍能電力運營的光伏電站穩定貢獻現金流,報告期內持有電站規模達485MW,實現收入約1.54億元,同比增長13.14%,項目分布于全國13個中東部省份,同時光伏電站EPC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7.09%。
風電業務正處于規模化并網階段,舜豐電力的包頭達茂旗新能源加儲能構網型試點示范項目已過審批,總裝機容量500MW,項目建成后由公司自主運營,并網運行后年發電量約16至18億KWh,計劃2025年底完工并實現并網。
另外,其儲能業務也進入兌現階段,國內訂單額同比增長,海外不僅成功打入多家客戶短名單,還在澳大利亞、保加利亞等地實現項目落地,業務規模較2024年明顯擴大,形成了可見的收入貢獻。
然而,氫能板塊依舊處在種子期。臥龍新能更多是在圍繞戰略規劃做布局優化和效率提升,嘗試突破技術與行業瓶頸,通過展會、技術交流等方式開拓渠道;但受制于制氫項目周期長、技術門檻高,目前仍以驗證與儲備為主。
臥龍新能已將舞臺上的燈光對準了風、光、儲、氫四大業務,地產和礦產正逐漸淪為邊上的布景。不難看出,光伏與儲能構成雙輪驅動,風電貢獻潛力,氫能則是遠期選項。
不過,雖然臥龍新能轉型動作大、速度快,其面臨風險同樣不小。
四駕馬車,也難保一路平穩
在不久前,臥龍新能向兄弟公司臥龍舜禹出售公司所持有的臥龍礦業(上海)有限公司90%股權,交易金額約1.9億元,并由此徹底退出銅精礦貿易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臥龍新能在戰略上已經把主戰場轉向風、光、儲、氫,但從2025年上半年數據來看,地產和礦產業務依然在營收結構中占據了一定分量,甚至在利潤貢獻上不可忽視。
公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其房地產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約3.4億元,簽約銷售金額為4.55億元,同比上升33.04%。
這意味著,盡管地產與礦產板塊在收入占比上已經明顯下降,但在利潤層面表現依然不俗。如果這些傳統板塊突然剝離或波動,臥龍新能短期盈利表現可能會面臨巨大壓力。
此外,新能源業務方面,臥龍新能盈利能力仍高度依賴光伏板塊,一旦電價、補貼或EPC訂單波動,業績穩定性將受到考驗。
把臥龍新能放到新能源產業版圖中來看,它更像是一個后發快跑的跨界者,但快跑的背面,是一條沒有回頭路的賽道。
龍能電力是絕對的中流砥柱,上半年貢獻了1.81億元營收和1.04億元的營業利潤以及0.57億元的凈利潤,直接成為臥龍新能業績最大貢獻者,但臥龍儲能和臥龍氫能等制造板塊正處于擴張和投入期,目前儲能、氫能公司仍處在虧損狀態。
最大的挑戰,是多賽道作戰帶來的資源分散。
光伏、風電、儲能、氫能每一個都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跨得越多,對資本運作、項目管理、技術判斷的要求就越高,稍有失誤,就可能陷入樣樣通、樣樣松的困境。
對于臥龍新能來說,未來幾年既是機會窗口,也是成敗關口。
從地產、礦產跨到新能源,臥龍新能在賭新能源行業的高速成長能覆蓋轉型的陣痛,也賭自己有能力在多個賽道同時跑到終點。
抓住風、光、儲、氫的產業周期向上階段,它有望完成從跨界者到新能源中堅的躍遷;錯過窗口期,則可能陷入多賽道分散、盈利能力不穩的困境。
在這條黃金遍地、大浪淘沙的航道上,有滿帆全速的勇氣固然難得,但穩舵向遠的堅持更為可貴。
原文標題:副業上位、主業退場,四駕馬車并行的跨界者能跑多遠?
-
零碳園區帶來氫能的新機遇2025-08-11
-
英國啟動首個陸上風電戰略,工黨政府按下能源轉型加速鍵2025-07-18
-
英國海上風電雄心遭遇現實困境?2025-07-13
-
“大而美”之后特朗普再下重拳:美新能源危機45天倒計時2025-07-13
-
重啟!央企新能源上市大潮再現2025-05-24
-
增程+插混占比超50%,新能源車市“銷量與減碳”如何兼得?2025-05-24
-
國家能源局吹風,預計將有氫能產業發展接續政策出臺。2025-05-04
-
螞蟻數科的「執念」:RWA以新能源為錨,以全球為場2025-04-17
-
新能源RWA,為Web3.0注入新的“錨”2025-04-17
-
美的新能源,已經走出艱難時刻2025-04-04
-
氫能單車“第一股”永安行“賣身”:孫繼勝離場,哈啰楊磊接盤2025-04-02
-
資本 | 新能源發電全面入市,內卷是否已成過去式2025-03-29
-
亂象四伏亟待破解?新能源汽車退役電池回收的靈魂5問2025-03-01
-
2024,新能源“落難”,跨界步伐為啥不停站?2025-02-11
-
2025年氫能行業8大趨勢展望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