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首頁 > 行業資訊

產能從2.3GW躍至100GW,印度光伏制造狂飆背后的喜與憂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5-08-22 20:05:02
熱度:

2025年08月22日關于產能從2.3GW躍至100GW,印度光伏制造狂飆背后的喜與憂的最新消息:文 / NE-SALON新能薈小編團近日,印度能源部長Pralhad Joshi宣布了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印度本土太陽能組件制造產能已突破100GW,而這

文 / NE-SALON新能薈小編團

近日,印度能源部長Pralhad Joshi宣布了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印度本土太陽能組件制造產能已突破100GW,而這一數字在2014年僅為2.3GW。這一驚人的增長(近44倍)標志著印度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自主制造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為該國實現“自力更生的印度”能源目標和2030年500GW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爆發式增長下的多元化布局

印度光伏制造的爆發式增長,核心體現為產能規模的階段性躍升。根據Pralhad Joshi的最新聲明,截至2025年8月,本土太陽能組件制造產能正式突破100GW大關,較2014年實現近44倍增長。

而據印度電力部及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國務部長Shripad Yesso Naik提供的數據,印度目前已形成48.3GW全集成或部分集成光伏組件產能,近半年內組件產能從這一規模躍升至100GW,增速尤為突出。

從技術路線來看,印度光伏制造業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除了傳統的晶硅技術路線外,還包括First Solar公司的2.8GW已投產全集成薄膜組件產能,其制造流程完全本土化,不依賴進口電池硅片多晶硅。這種技術多樣性增強了印度光伏產業的抗風險能力。

多工具協同推動產業升級

印度光伏制造業的爆發式增長絕非偶然,而是政府精心設計的一系列政策工具協同作用的結果。

其中,生產關聯激勵計劃(PLI)發揮了核心推動作用,該計劃通過直接財政補貼激勵企業擴大本土制造規模。印度政府分兩期實施“高效光伏組件生產關聯激勵計劃”,總預算高達2400億盧比(約合29億美元),PLI計劃的第一期預算為450億盧比,已簽發建設8,737MW全集成光伏組件制造單元的中標通知書;第二期預算更為龐大,達到1,950億盧比,已簽發建設39,600MW全集成/部分集成光伏組件制造單元的中標通知書。截至2025年6月30日,依據PLI計劃框架,印度已實現18.5GW太陽能組件、9.7GW太陽能電池及2.2GW硅錠-硅片產能的商業化運營。

為保障本土產業競爭力,印度還構建保護性壁壘對進口太陽能組件征收40%的基本關稅(BCD),提升本土組件財務優勢;通過ALMM清單政策將中國制造商排除在外,強制要求政府支持項目使用本土產品。這兩項措施與PLI計劃形成“胡蘿卜加大棒”組合,有效引導企業擴大本土投資。政策效果已逐步顯現——太陽能組件進口額從2021-2022財年的33.63億美元,降至2024-2025財年的21.52億美元,印度正從全球光伏產業鏈“純買家”向“制造者”轉變。

而區域分布方面,古吉拉特邦已成為印度光伏制造業的核心區域。Mercom India Research的報告顯示,大部分光伏制造廠已在古吉拉特邦設立。該地區憑借完善的基礎設施、優惠的產業政策和便捷的港口條件,吸引了大量光伏制造企業聚集,形成了規模效應。

此外,可再生能源采購義務的強化進一步刺激了本土需求。印度政府實施了從可再生能源購買義務(RPO)向可再生能源消費義務(RCO)的轉變,并制定了直至2029-30年的執行路線圖,對不達標企業實施處罰。

政策的全方位賦能,推動印度光伏制造業實現量與質的提升,但產業鏈內部的發展差距也隨之凸顯。

組件領先與上游短板

盡管印度在太陽能組件制造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深入分析其光伏產業鏈可以發現發展不均衡的特點。當前印度光伏制造業呈現出“組件強、上游弱”的格局,產業鏈各環節的產能分布存在明顯差異。

根據最新數據,印度太陽能組件產能已達到100GW,電池產能約為28.3GW,而硅錠-硅片商業化運營產能僅為2.2GW,多晶硅生產仍處于規劃階段。這種“倒金字塔”式的產業結構意味著印度光伏制造業仍嚴重依賴進口原材料,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電池和硅片。Ember報告顯示,2025年1月至6月期間,印度每月從中國進口的電池和硅片數量有所增加。

核心原因在于上游環節技術復雜度和投資門檻更高,相比組件組裝,硅錠-硅片和多晶硅生產需要更高的技術水平和更大的資本投入。以多晶硅為例,其生產過程涉及復雜的化學工藝和嚴格的純度要求,建立商業化產能通常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和數年時間。

再從地域分布看,印度光伏制造業呈現出明顯的集群化特征。古吉拉特邦憑借其完善的工業基礎設施和優惠的產業政策,吸引了大量光伏制造企業聚集。這種集群效應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促進技術交流,但也極易導致區域發展不平衡。

商業化、產能利用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雖然組件產能已達100GW,但實際運營產能仍有不確定性。截至2025年6月,商業化運營的組件產能為18.5GW,這意味著大量產能仍處于建設或調試階段。土地征收、資金到位效率、設備進口依賴等問題仍是制約產能釋放的關鍵因素。

如今,印度光伏組件產能實現跨越式增長,這離不開政策激勵與技術多元的支撐。但“組件強、上游弱”的產業鏈失衡,以及部分產能未達運營狀態的問題仍存,未來能否補齊短板、穩步邁向能源目標,仍需持續發力。來源NE-SALON新能薈YY

原文標題:產能從2.3GW躍至100GW,印度光伏制造狂飆背后的喜與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