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節能惠民工程培訓會議在北京召開,有20家
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參加此次會議。這也就意味著在第一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中,高能效
太陽能熱水器推廣入圍名單也最終確定,包括日出東方、皇明、力諾瑞特、華揚等20家太陽能企業得以入圍。讓人頗感意外的是,作為傳統太陽能光熱產業集群地的浙江、云南均沒有企業入圍。
據了解,本次培訓會入圍名單并沒有采取名單公示通知的方式,而是采取短信通知,郵箱發正式通知文件的形式進行告知。在第一批入圍的20家太陽能企業當中,山東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有9家企業得以入選。江蘇則有6家企業入圍,其中,已經成功上市的日出東方以160款產品成為入圍節能惠民工程太陽能企業中最大的贏家。另外,北京和安徽分別有4家和1家企業成功入圍。
事實上,在家電下鄉逐漸收尾,太陽能熱水器零售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不少太陽能企業都對于此次節能補貼新政寄予厚望。據不完全統計,第一輪申報國家惠民補貼的太陽能企業就超過了200家。然而只有20家企業得以入圍的結果卻讓不少企業都略顯失望。據部分參與此次節能惠民工程申報的企業人士透露,從5月16日國家正式出臺節能補貼新政到6月16日名單出爐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整個申報過程略顯倉促,對于審核標準、備案資料的要求也是模糊不清,導致不少企業只能疲于應付。
更重要的是,由于此番節能補貼對家電企業設定了更加嚴格的審核機制和準入門檻,除了需要達到惠民工程推廣實施細則以外,企業需要墊付一年的補貼的費用,第二年才能拿到補貼,這對于大部分仍是中小企業為主的太陽能光熱行業來說,著實壓力不小。是否能達到補貼的要求,以及如何解決企業資金周轉都是申報的太陽能企業需要考慮的。
據另一位不愿意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太陽能企業人士則坦言,只有20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入圍第一批節能惠民工程名單,實際上多少還是跟整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尚無統一標準,行業發展不成熟有著很大的關系。不過,據相關消息透露,第二批太陽能節能惠民工程申報工作也將于7月份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