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活動的通知
傷人又傷己!歐盟擬對華電動車加征反補貼稅17.4%-38.1%
傷人又傷己!歐盟擬對華電動車加征反補貼稅17.4%-38.1%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擬從7月4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我國商務部發(fā)言人表示,歐委會罔顧中國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擬從7月4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我國商務部發(fā)言人表示,歐委會罔顧中國電動汽車優(yōu)勢來自開放競爭的客觀事實,罔顧世貿組織規(guī)則,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fā)布了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稱如果與中方的討論未能達成有效解決方案,將從7月4日起擬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其中,對此前進行抽樣調查的三家中國車企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對其它參與調查但尚未抽樣的中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商將征收21%的關稅;對中國所有其他不配合調查的純電動汽車生產商將征收38.1%的關稅;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
對于歐盟如此罔顧事實、倒行逆施的做法,我國商務部、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歐盟中國商會以及車企等機構和各界人士均表示了強烈抗議與堅決反對,德國本土三大車企也第一時間表態(tài),認為這是“錯誤的決策”。
倒行逆施,
以調查之名行打壓之實
根據公告內容,歐盟委員會認為中國產純電動汽車價值鏈受益于不公平的補貼,這對歐盟純電動汽車生產商造成了經濟損失的威脅。在此背景下,歐盟委員會已預先披露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征收的臨時反補貼稅水平。如果與中方的討論未能達成有效解決方案,這些臨時反補貼稅將從7月4日起通過擔保(形式由每個成員國的海關決定)引入。正如6月12日我國商務部發(fā)言人所說,歐方裁決披露中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歐委會罔顧中國電動汽車優(yōu)勢來自開放競爭的客觀事實,罔顧世貿組織規(guī)則,罔顧中國相關企業(yè)對有關調查的全面配合,人為構造并夸大所謂的“補貼”項目,濫用“可獲得事實”規(guī)則,裁出畸高的補貼幅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是制造并升級貿易摩擦,是以“維護公平競爭”為名行“破壞公平競爭”之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自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啟動對中國電動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以來,中國汽車產業(yè)界從維護中歐汽車產業(yè)鏈安全穩(wěn)定大局出發(fā),積極配合調查,相關企業(yè)均按照調查部門要求認真提供材料。然而,在調查中,歐方預設調查結果,傾向性地選取抽樣企業(yè),濫用調查權,隨意擴大調查范圍,嚴重扭曲調查結果。”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初裁披露內容,6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表示堅決不能接受,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將當前產業(yè)發(fā)展必經的階段性整車貿易現象視為長遠的威脅,更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要避免損害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yè)鏈供應鏈,維護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huán)境。
歐盟中國商會也在6月12日發(fā)布的《關于歐委會預披露將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臨時反補貼稅的聲明》(以下簡稱《聲明》)中談到了調查過程中的“不公”行為:“有多家企業(yè)及利益攸關方反映,歐方在調查中濫用調查權,采取不當調查行為,包括部分調查方向和領域超出反補貼調查范疇,對企業(yè)提出不合理和超出企業(yè)舉證范圍的要求,未給企業(yè)和各利益攸關方提供充足時間應答和舉證。”此外,《聲明》指出,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數次聽證會上,中企及有關方面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質疑,歐方也均未給予回應。6月12日,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表示,中方敦促歐盟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切實落實近期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后續(xù)進展,并將堅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wèi)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難避“回旋鏢”,
是“雙輸”決策
諷刺的是,歐盟委員會的初裁披露后,在本土也立馬掀起了巨大反對聲浪。首先是來自于歐洲各國6月12日當天的官方表態(tài)。德國政府發(fā)言人表示,歐盟應就相關問題與中國進行建設性對話。德國希望看到的不是更多的限制措施,而是公平競爭的國際貿易環(huán)境。就在前幾天,德國總理朔爾茨公開表示,德國汽車行業(yè)正受益于在華業(yè)務,“我們不要對外國企業(yè)關閉市場,因為我們也不希望別人對我們的企業(yè)關閉市場”。匈牙利國家經濟部則稱,匈牙利不支持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歐盟應該支持貿易自由化,而不是征收懲罰性關稅。挪威(非歐盟成員國)財政大臣韋杜姆宣布,挪威不會跟隨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與挪威政府并不相干,這一做法也不可取。其次是汽車行業(yè)機構也在同一天發(fā)聲。
德國汽車工業(yè)協會首席發(fā)言人西蒙·舒茨直言,加征關稅對提高歐洲整體競爭力毫無助益。“貿易保護主義絕對不是正確的措施,既不能給任何國家?guī)砝?,也不能避免貿易沖突。”舒茨表示,“貿易沖突中沒有贏家,只有兩敗俱傷。”他表示,應當通過理性對話,共同尋找符合雙方利益的解決措施,但解決措施“絕不是加征關稅”。就連德國本土的三大車企——梅賽德斯-奔馳、寶馬集團、大眾汽車集團也都趕在6月12日紛紛表態(tài),不予支持。
梅賽德斯-奔馳表示,始終支持基于世貿組織規(guī)則的自由貿易,如果任由保護主義趨勢抬頭,將對各利益相關方造成消極的后果。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認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類似增加進口關稅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無法幫助企業(yè)提升全球競爭力,寶馬集團堅定不移地擁護自由貿易。大眾汽車集團則稱,歐盟“這一決定的負面影響超過了對歐洲——尤其是對德國汽車行業(yè)的任何潛在利益”,并讓當前德國和歐洲對電動汽車疲軟的需求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歐盟一旦正式實施此次針對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的方案,必將產生“回旋鏢”效應。
據外媒報道,在出口到歐洲的中國制造電動汽車中,有近一半來自特斯拉、大眾和本田等非中國車企。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孫曉紅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歐盟此舉)表面上是為了保護歐洲產業(yè),但實際上卻損害了歐洲車企的利益,破壞了中歐經貿合作,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加征關稅是“雙輸”選擇。
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開放合作才是正道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不斷走進新的國家和地區(qū),并獲得了越來越多國際消費者的認可。例如,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達到120.3萬輛,其中上汽集團在歐洲13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就達到24.29萬輛。究其原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優(yōu)勢并不是憑借所謂巨額補貼而形成的,完全依靠的是技術創(chuàng)新、抓產品優(yōu)化、抓產業(yè)升級。恰如2024年6月13日發(fā)布的《上汽集團關于歐盟委員會反補貼稅決定的公開聲明》中所提到的:“過去十年,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發(fā)投入近1500億元,累計獲得26000余項有效專利。我們依靠技術創(chuàng)新,而非政府補貼,竭誠為中國以及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消費者提供綠色環(huán)保的優(yōu)質產品。
”更應強調的是,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新能源汽車同樣也是重要的貢獻者,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更多中國電動汽車品牌進入英國,不僅降低了電動汽車價格,還鼓勵了行業(yè)創(chuàng)新,讓消費者和汽車行業(yè)都受益。”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首席執(zhí)行官邁克·霍斯這樣評價。然而,我們堅定地走開放合作的光明大道,卻反而招致了部分國家的打壓。例如今年5月15日,美國正式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征關稅,其中對半導體、電動汽車、鋰電池等加征關稅都從原來的25%、25%、7.5%,提高到了50%、100%和25%。
就美國這種違反世貿組織規(guī)則的歧視性做法,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都表示“驚訝”,并提出“限制交易自由或扭曲市場的做法不可取”。美國當地時間6月5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發(fā)表演講時表示:“在《巴黎協定》通過近十年后的今天,將長期全球變暖限制在1.5 °C的目標仍岌岌可危。事實上,全世界正在如此快速地產生大量碳排放物。而到2030年,氣溫升幅遠高于1.5 °C這一限制幾乎已成定局。”面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挑戰(zhàn),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诖?,美國也好,歐盟也罷,為保護主義提供借口,限制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只會造成世界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延緩、新能源技術進步步伐放緩和全球綠色低碳轉型進程遲滯。正如我國商務部發(fā)言人所言:“站在全球角度來看,只有合作共贏,才能更好更快地解決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實現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汽車縱橫
排版:汽車縱橫
原文標題 : 傷人又傷己!歐盟擬對華電動車加征反補貼稅17.4%-38.1%
-
工信部、能源局就《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tǒng)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2024-06-11
-
6月1日起實施!河南鼓勵電動汽車在低谷時段充電2024-05-30
-
美國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工信部回應2024-04-09
-
超快充電池出貨量第一,巨灣技研出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4建言獻策2024-03-18
-
電動汽車原罪剖析:高污染or真環(huán)保2024-01-04
-
聯芯通宣布支持兩種最廣泛采用的電動汽車充電標準:NACS與CCS2024-01-02
-
我國牽頭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低溫冷起動國際標準正式發(fā)布2024-01-02
-
打破新能源汽車的環(huán)保假象,誰才是電動汽車時代的豐田?2023-12-29
-
蔚來才是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的未來?2023-12-29
-
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與整車控制系統(tǒng)2023-12-27
-
福建:電動汽車充電可申請分時電價,明年1月1日起執(zhí)行2023-12-25
-
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靴子落定前2023-12-22
-
加快零排放節(jié)奏,加拿大給中國電動汽車做“嫁衣”?2023-12-21
-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管理系統(tǒng)的組成和作用2023-12-13
-
美國封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結果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