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
魏建軍的車圈恒大論,給行業吹哨還是添亂?
2025年05月30日關于魏建軍的車圈恒大論,給行業吹哨還是添亂?的最新消息:文源源Auto作者潘卓倫長城魏建軍言論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從5月26日“車圈恒大”論被拋出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始,中證汽車指數、上證汽車指數連跌3天。聚焦乘用
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倫
長城魏建軍言論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
從5月26日“車圈恒大”論被拋出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始,中證汽車指數、上證汽車指數連跌3天。聚焦乘用車企業,據源Auto不完全統計,A股中國上市車企3天合計蒸發的市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近期穩步上揚的中國汽車股挨了當頭一棒。
恒大之所以駭人聽聞,是因為其被利益蒙蔽,自己走上末路的同時還帶著產業鏈上下游一起狂奔,牽連甚廣。回到汽車行業,中國車企憑借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彎道超車,已經在全球范圍獲得認可,在國內也將原本屬于合資、外資車企的部分市場份額搶到手,越來越多新勢力車企看到盈利曙光。
長城和魏建軍此時稱“車圈恒大”已經出現,有聲音稱其是行業吹哨人,也有聲音質疑這頂帽子言過其實,畢竟汽車行業和房地產行業有本質區別。
01
中國車企的高負債真相
當年恒大暴雷,最嚇人的莫過于其高負債率,所以“車圈恒大”論支持者的觀點之一,是中國車企的負債率也動輒70%甚至80%以上。然而,雖然中國車企負債率不低,但從行業平均負債、負債結構等角度出發,兩者沒有可比性。
首先,整車制造作為重資產行業,高負債率是車企常規操作。
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豐田、大眾、現代汽車三大全球規模領先的車企負債率在60%-70%之間,和比亞迪、吉利控股、上汽集團等國內主流車企的同期負債率表現相差無幾。
即使單拎出國內車企中負債率相對高的賽力斯,其2025年一季度末76.83%的負債率仍顯著低于海外車企中負債率靠前的福特,后者同期負債率為84.3%。更別說,比亞迪、長城、上汽集團、長安等主流中國車企的負債率,近年都呈現加速下降趨勢。
其次,要更準確評判企業的財務狀況,除了負債率,還需要關注負債結構,特別是有息負債。
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國內主流車企中,負債率相對高的賽力斯有息負債占比僅0.8%,比亞迪則為5%,理想、長城、上汽集團、蔚來的有息負債占比在9%-22%之間。反觀海外車企,以穩健著稱的豐田有息負債占比達到68%,另外包括現代汽車、本田、寶馬、奔馳等主流車企的有息負債占比也在50%以上。
在財務紀律上,中國車企明顯更加謹慎。
再者,對于一家追求穩健經營的車企而言,不僅要控制有息負債規模,無息負債也要合理。
要知道,過高的無息負債占比和長賬期容易損害供應商關系,尤其是拖欠供應商項目款周期長的車企,更應該值得警惕。從2024年財報數據來看,比亞迪是這兩方面做得最好的車企,其在國內上市車企中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最低,為31%;向上游供應商付款平均周期最短,為127天。
值得一提的是,指出個別車企拖欠上游供應商付款周期太長的長城汽車,其應付賬款占比為39%,賬期是163天。
02
為行業吹哨VS為自己吹哨
回歸到長城和魏建軍的爭議言論,按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近日的說法,或許這位長城汽車掌門人更多是想提醒行業要更加注重風控。不過,這已經不是長城和魏建軍第一次令行業、市場虎軀一震的發言。
去年8月和10月,恰逢都是長城財報發布月,魏建軍就陸續拋出過“中國車企現在有點飄”、“弄虛作假的價格戰”等言論。另外在日前的魏牌新車發布會上,長城也打出過“打死也不做增程”的標語。
語不驚人死不休,似乎已經成了長城汽車的習慣。不管目的是為行業敲響警鐘,還是為消費者主持公道,但實際上這些言論更多是造成了市場對立。
如今國內車市已經進入到淘汰賽沖刺階段,有的車企高歌猛進,有的車企后繼乏力。即便是去年末交出一份搶眼財報的長城,踏入2025年后也遭遇滑鐵盧,一季度銷量、營收、凈利潤均顯著同比下跌。
為提振銷量,長城汽車已經使出渾身解數,不惜將標志性的四驅SUV掛上“兩驅價”,例如售價11.68萬元起的第二代哈弗梟龍MAX,相比2023年上市的第一代車型起步價降幅超過26%。另外瞄準30萬元級別市場的魏,也在全新高山上定了一個低于市場預期的價格。
銷量規模跌至比亞迪、吉利控股等主流民營車企的1/4出頭,長城沒法不急,自己定下的2025年銷量目標,如今已相去甚遠。為行業吹哨的同時,長城也應該自查問題到底出哪了。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原文標題:魏建軍的車圈恒大論,給行業吹哨還是添亂?
上一篇:15萬元,是豪華車該賣的價格嗎?
-
以舊換新政策杠桿效應明顯,汽車銷量正從“量變”到“質變”2025-05-30
-
車圈價格戰狂歡的背后,究竟是誰的血和淚?2025-05-29
-
政策收緊“緊箍咒”,車圈需要胖東來2025-05-23
-
小米YU7亮了個相,車圈又殺紅了眼2025-05-23
-
比亞迪的全球擴張計劃 - 2025海外銷量80萬,2030年50%銷量在海外2025-05-20
-
跑偏的銷量目標,淪為宣傳工具?2025-05-20
-
從財報看新能源汽車行業2025-05-20
-
一季度,汽車行業拖后腿了?2025-05-16
-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持續增長,中國電動汽車"鯰魚效應"顯現2025-05-15
-
中汽協產銷數據:2025年第一個1000萬輛來了!1-4月累計銷量1006萬輛,創歷史同期新高2025-05-14
-
銷量暴跌!馬斯克遭員工聯名“逼宮”,特斯拉也站在了十字路口?2025-05-14
-
新造車在比拼銷量,頭部車企在比拼利潤,儲備過冬的糧草2025-05-11
-
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公布:比亞迪37.3萬,吉利12.6萬,零跑4.1萬……2025-05-10
-
4月新能源銷量:比亞迪等頭部玩家秀肌肉,新勢力弱勢品牌將加速出清2025-05-10
-
4月汽車銷量:比亞迪38萬,上汽集團37.7萬,一汽集團23.87萬,吉利汽車23.4萬,長安零售20.6萬,奇瑞20萬...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