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低碳城市需要混合布局
低碳城市需要混合布局在很多人看來,城市功能分區的科學性影響著城市的宜居水平。國內一些城市,由于具有不同功能的城市區域相隔較遠,使得人們為了滿足生活、工作等諸多需求,必須奔波其間,增
在很多人看來,城市功能分區的科學性影響著城市的宜居水平。國內一些城市,由于具有不同功能的城市區域相隔較遠,使得人們為了滿足生活、工作等諸多需求,必須奔波其間,增加了生產生活成本,不能實現低碳節能的目標。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深圳低碳城內創新實踐產業園區、校區、社區功能混合的新型低碳發展城區,打破“一家一戶”的傳統規劃建設模式。
葉青介紹說,未來的低碳城市是高效的,混合布局的。所謂混合布局,就是通過統一規劃,將城市人需要的多種功能區相結合,力爭實現公共開放空間最大化。在這個社區中,不再是單一化的產業園區,它將辦公和住宅、餐飲、學校等生活配套需求混合在一起。在國際低碳城核心啟動區,除了會展中心所具備的辦公、展覽、會議等功能外,周邊的5公里范圍內,現在正在加緊配套的酒店式公寓的改造、學校建設等。
同時,低碳城的設計者提出了“15分鐘生活圈”的概念。15分鐘生活圈是指以居住區為圓點,步行15分鐘所及范圍為半徑形成一個人居住需求的輻射區域,區域內含有購物、生活、休閑健身、醫療、教育等配套服務設施,形成一個圓形居住中心。城市從鐘擺式的布局到混合模式,減少了交通能耗和污染排放,也讓人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家人,留給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低碳城市將是人類幸福生活的載體,它應有公平、公正、和諧的社會形態,以及消除居民后顧之憂的社會保障體系,同時是擁有歷史、文化和獨特精神的,讓居民愿意在這里和她一起共同成長。”葉青說。
產業是城市的生命,低碳城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結合低碳城的目標理念和城市功能,積極推動產業布局與城市空間布局相融合、協調發展,不再純粹地發展產業圈,混合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配套功能。進一步加強產業規劃、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銜接,優化產業發展空間,促進產業。
雖然建設還在繼續,但為了讓低碳城成為宜居之所,設計者為這里的居民提供了諸多智能、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們以綠色、低碳、便捷、高效為原則,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以電動汽車等新能源公交為主體的公共交通系統。我們制定了綠色交通系統規劃,結合公共交通站點建設公共設施,完善路網‘微循環’,形成立體交通格局,通過交通的良好規劃、接駁來提升出行效率,引導人們綠色出行。”葉青介紹說。
-
2012年節能減排工作壓力驟增2024-08-16
-
光伏產業以投資換技術成為發展“新模式”2024-08-16
-
水泥減產或將給力節能減排推進2024-08-16
-
北京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實施方案獲批2024-08-16
-
新能源汽車要摒棄短平快的開發模式2024-08-16
-
我國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形勢嚴峻2024-08-16
-
南非鑄造產業向節能減排方向發展2024-08-16
-
高壓變頻器將成為市場節能減排主力淺析2024-08-16
-
國家審計署:44個節能減排項目未達標2024-08-16
-
節能減排急需調整貿易結構2024-08-16
-
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的形成機理與選擇框架2024-08-16
-
山東《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實施方案》(全文)2024-08-16
-
湖北省以節能減排倒逼產業轉型2024-08-16
-
低碳城市需要混合布局2024-08-16
-
昱輝陽光:全球代工模式和運營情況交底20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