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首頁 > 行業資訊

如何科學衡量光伏組件價值?行業亟需建立組件綜合效率評價體系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5-08-12 17:03:04
熱度:

2025年08月12日關于如何科學衡量光伏組件價值?行業亟需建立組件綜合效率評價體系的最新消息:“在背面技術取得巨大進步的今天,組件正面效率單一指標已無法科學衡量組件性能及發電能力。”7月24日,在“2025光伏行業共贏發展(大同)研討會&

“在背面技術取得巨大進步的今天,組件正面效率單一指標已無法科學衡量組件性能及發電能力。”

7月24日,在“2025光伏行業共贏發展(大同)研討會”上,天合光能戰略、產品與市場負責人張映斌博士以“倡導組件綜合效率與綜合發電評價新體系”為主題發表演講。

張映斌呼吁,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應建立以“組件綜合效率與綜合發電”為核心的評價新體系,優化電站投資測算模型和邏輯,助力客戶提升投資收益率,為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幾年,隨著光伏技術的快速發展,從行業生態到下游客戶需求都已發生重大改變,舊的“拼參數”競爭模式讓位于“拼客戶價值”。在此背景下,光伏行業亟需一套新的組件評價體系來辨偽存真,扶優汰劣,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雙面發電占主流,市場呼喚新評價體系

“除了正面入射光讓組件正面發電,背面來自云層散射及地面反射的光,讓組件背面也發電。這種雙面發電廣泛適用于水面、沙地、雪地、草地等場景。”張映斌表示,2018年雙面組件開始規模化應用,到2023年雙面組件市占率已經達到64%,光伏組件的“雙面發電時代”已經到來。

另據第三方機構InfoLink預測,2025-2028年,全球雙面組件市占率占比將升至86-88%,接近九成,將是市場上絕對的主流產品。

在雙面發電時代,組件背面的發電貢獻不容忽視。據張映斌介紹,當前市面上很多組件的背面率已提高到80%+,意味著如果組件正面功率是100W,那么背面發電功率也有80W。

在實際應用中,不同場景下背面發電的貢獻也非常明顯。據張映斌介紹,草地、沙地環境下組件背面發電貢獻占比分別為5.3%和8.62%,而雪地環境下則高達16.55%。

在市場上,全球客戶基本都已認可了背面發電的價值。下游電站客戶在組件選型及項目可行性論證時,普遍會綜合考慮標稱轉換效率和背面率。比如法國電力公司(EDF)、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Power)、阿聯酋Masdar、法國ENGIE集團以及國內的大唐集團等,訂單交付均明確要求背面率≥80%。

但是,目前行業對組件效率的定義仍較為單一,主要聚焦于正面轉換效率。背面發電能力在行業通常只用“背面率”指標進行間接呈現(背面率,即背面功率/正面功率,背面率越高,在雙面場景下單瓦發電能力越強)。

比如,工信部發布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對雙面組件的轉換效率要求就僅有正面效率。今年1月,陜西省發布文件,擬實施2GW左右的“光伏領跑計劃”,文件中也僅要求組件正面轉換效率在24.2%以上。

這些政策文件只強調正面效率,忽視背面效率,很難客觀衡量組件的綜合性能和價值。

張映斌對此表示,“2018年以前,市場以正面發電的多晶組件為主,設定正面效率為組件核心指標符合當時實際情況。但現在,組件正面效率單一指標已不合時宜。”

張映斌建議,引入如下的綜合發電效率計算公式

“光伏的最終目標是發電,需要同時考慮正面及背面發電貢獻,應該把組件綜合效率及綜合發電能力作為新的組件評價體系”,張映斌認為,只有將組件綜合效率作為指標之一,才能科學、全面地衡量組件發電能力。這既符合當下的技術發展水平,也更契合新能源電力全面市場化大趨勢,因為無論是正面發的電還是背面發的電都可以進行市場化交易。

根據2025年12月大規模產業化產品性能參數看,在雙面發電場景,背面輻照量越高,TOPCon的綜合效率優勢越大。比如沙戈荒場景項目通常具有較高的地表反射率25-30%,組件背面接受到的輻照超過15%,TOPCon的綜合效率更高,綜合發電增益1.5-2%,具有更大的綜合客戶價值。

雙面發電優勢突出,TOPCon穩居時代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雙面發電的市場趨勢,一向被認為背面發電“先天不足”的BC產品也在全力以赴補齊短板,多家BC企業宣布,新品組件的背面率已提升至75%左右。

然而,相比之下,TOPCon技術仍明顯具有兩大天然優勢,穩居市場主流地位。

第一大優勢是,TOPCon的背面率更高。

電池結構來看,BC電池將柵線、電極全部集中于背面,其背面遮擋率(7.5%)遠大于TOPCon(1.8%),進而導致其背面發電不如TOPCon。TOPCon正面+背面的綜合發電效率明顯占優。

據張映斌介紹,同款210RN組件版型下,TOPCon 2.0組件雖然正面功率較BC組件低10W,但產品背面率領先BC 10%-15%,背面贈送功率較BC高89W。

更高的背面率,意味著在沙戈荒、農光、海上等適合雙面應用的場景中,TOPCon組件具有更強的綜合競爭力。據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2022年-2024年組件實證數據,在高反射的大基地場景中,TOPCon組件平均發電量較XBC高1.43%。

TOPCon組件的第二大優勢是,低輻照性能顯著。這意味著在全球典型地區低輻照時長占比超90%的環境下,TOPCon單瓦發電優勢更為突出。

天合光能青海電站實證數據顯示,由于具備低輻照優勢,TOPCon比XBC單瓦發電能力提升約1%;在常州,在早上7-8點時,TOPCon單瓦發電能力相比XBC高了6.9%;晚上18-19點時,相對增益更是高達8.3%-8.4%。此外,TOPCon組件在陰天、雨天及雪天都比XBC展現出更高的發電增益。而這些時段往往電價更高,進一步放大了TOPCon的經濟效益。

靠著高背面率和低輻照優勢,青海基地的TOPCon 2.0/3.0組件全天綜合發電總量較XBC產品高2.6%。當峰谷電價差為0.1-0.4元/度時,對應加權電價提高0.25-0.58分/度,客戶投資內部收益率(IRR)可相應提高0.68-0.94%,對應100MW電站年收益最高可達110萬元。

面向未來,TOPCon仍有價值提升空間。張映斌表示,隨著雙面全鈍化接觸技術、光陷阱技術、超細柵線技術的導入,TOPCon每年將實現0.3-0.4%的電池效率提升,背面率還將提升至85%以上。

以上優勢,奠定了TOPCon在雙面市場乃至整個光伏行業的絕對主流地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等多個第三方機構預測,未來5年內,將是TOPCon保持主流地位、多技術共生的市場格局,“1+x”結構將是市場的基本格局。

結語以客戶價值為導向,重構光伏領先評價體系

光伏電力全面入市背景下,對客戶來說發電增益將比任何時候都重要。以往單純靠“拼參數”打市場的路子已經行不通了,一塊長板決定不了整體的收益量,只有綜合收益才能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

組件綜合效率和綜合發電評價體系可以科學、全面衡量不同技術產品的綜合性能,讓用戶、從業者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技術、不同產品的價值差異,有助于讓真正綜合效率、綜合價值領先的技術脫穎而出,發光發熱。

從這一點而言,及時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對于支持先進技術,淘汰落后過剩產能,推動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原文標題:如何科學衡量光伏組件價值?行業亟需建立組件綜合效率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