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號稱“世界
太陽能產業的領導者”的皇明太陽能向證監會報送申請材料,擬在A股登陸上市。不料被經銷商揭發其偷稅漏稅,致使多年的上市計劃再度擱淺。時隔兩年,皇明再次沖擊IPO,卻依然面臨著盈利下滑、資產不足、高額負債以及上市圈錢的質疑聲。
證監會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4月5日,皇明太陽能的申報仍在“落實反饋意見中”。此前有報道稱,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未來將有超過17億元的投資規劃,計劃通過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籌資13億元。皇明控股至去年9月末負債總額達23.8億元,負債率64.26%。
但皇明品牌總監周春玲否認了這一數據的準確性,并一再試圖撇清控股公司與謀求上市的股份公司間的關系。據周春玲介紹,皇明要上市的是股份公司,主營光熱、光伏等熱力產業;控股公司做的是另外一些獨立的業務,包括節能、光伏發電、旅游、酒店等非熱力產業。二者是獨立的產業,彼此沒什么關系。
值得關注的是,尚未公布財務、集團架構模糊的皇明,謀求上市之路,一直堪稱坎坷。據公開報道,皇明控股的利潤率也呈現下降趨勢,2008年至2010年,凈利潤率分別為12.47%、7.97%、4.01%,盈利能力持續下滑。早期皇明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30%以上,但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而有所下降。公司董事長黃鳴在2008年時曾表示,當時的市場份額是10%。
皇明太陽能上市計劃由來已久,如若上市成功,可以加速其"太陽谷"的建設進度。皇明太陽谷”是由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斥資打造的微排度假景區,涵蓋了酒店、旅游、會議、會展、教育、培訓、生態農業、潔能建筑、光熱光伏制造等業務。